别再说俞敏洪留不住孙东旭了,真相是“庙小容不下大佛”
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童话,只有交易。
每当一家大公司宣布某位高管因“个人原因”离职,双方还互相吹捧得跟上坟一样庄重时,你就得知道,这事儿背后肯定比演出来的“体面”要刺激得多。
俞敏洪和孙东旭的这场告别,官方通稿写得情真意切,又是“创始人”,又是“不舍”,又是“没有任何龃龉”,翻译过来其实就三句话:人,我劝过了;心,留不住了;公司,得往前走了。
别信什么和平分手,商业世界里的和平分手,本质上就是算清楚了账,发现撕破脸的成本比演戏更高。
孙东旭的离开,根本不是什么突然事件,而是一场早就写好剧本、只等时机宣布的“计划内爆破”。
你看东方甄选的财报,2025财年的高管薪酬单里早就没了他的名字,对外一直说“休假”,这操作就很有灵性。
这不叫休假,这叫“舆论冲击波的缓冲期”,跟大楼爆破前先疏散群众一个道理。
等大家的情绪都发泄得差不多了,对这事儿的敏感度降到了冰点,再发个公告,齐活儿。
俞敏洪说孙东旭是“创始人”,这话没毛病,但更像是一块“功勋奖牌”。
孙东旭确实是东方甄选从0到1的实际操盘手,在老俞指明了“农村包围城市”的大方向后,是他带着队伍,一头扎进直播间,定下了不收坑位费、低佣金的规矩,硬生生把一个濒死的在线教育公司,转型成了直播带货界的清流。
这功劳,比天大。
但商业的残酷就在于,你的功劳,有时候恰恰会成为你的绊脚石。
孙东旭的悲剧,始于那场著名的“小作文风波”。
这事儿本身不大,但他的处理方式,简直是灾难级的公关案例。
他那套摔手机、摆资格、秀肌肉的CEO做派,在习惯了被“喂到嘴里”的互联网用户面前,显得格外刺眼。
他可能忘了,直播间不是董事会,观众不是你的下属,他们是来找乐子的“上帝”,不是来听你训话的。
那一刻,他亲手点燃了舆论的火药桶。
网暴排山倒海而来,不仅针对他,还烧到了他家人。
这种精神压力,不是一般人能扛的。
有人说他心理素质不行,这话纯属站着说话不腰疼。
你试试天天被人指着鼻子骂,骂上两年不带停的?
换谁都得精神衰弱。
所以,你看,问题的第一层就出来了:孙东旭已经财富自由了。
2023年套现了2亿多港币,加上几千万的年薪,他早就不是那个需要靠一份工作养家糊口的打工仔了。
钱是什么?钱是自由,是底气,是你可以对不喜欢的人和事说“滚”的资本。
他犯错了。
他被网暴了。
他身心俱疲了。
那么问题来了,一个已经赚够了几辈子钱的人,凭什么还要留在一个让他痛苦万分的地方,继续接受公众的审判?
为了那份所谓的“事业心”?
别逗了,当你的工作变成一种折磨时,再宏伟的事业心都会被碾得粉碎。
俞敏洪留不住他,不是因为给的钱不够多,而是因为给不了他“内心的安宁”。
这是钱买不到的东西。
再往深了挖一层,这不仅仅是孙东旭个人的问题,更是东方甄选战略转型的必然阵痛。
俞敏洪为什么要“去IP化”?
因为他比谁都清楚,把一家上市公司的身家性命,绑在董宇辉、孙东旭这些活生生的人身上,是多么危险的一件事。
这就像你把整个航母战斗群的指挥权,交给了一个情绪极其不稳定的舰长,他今天能带你打胜仗,明天就可能因为失恋把航母开去撞冰山。
个人IP是把双刃剑。
它能让你在初期“瞎积薄发”,迅速崛起,但它的不可控性也是致命的。
主播会累,会犯错,会跳槽,会塌房。
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会直接反映在股价上,让一众投资者跟着坐过山车。
这种商业模式,看起来很美,实际上脆弱得像纸糊的灯笼。
所以老俞必须做选择。
他要的不是一个靠天才主播撑起来的MCN机构,而是一个拥有强大供应链和自营产品体系的“农业科技公司”。
他要的是一个可复制、可预期的商业机器。
在这个机器里,主播只是一个零件,今天张三能播,明天李四也能播,核心竞争力是东方甄选的选品、品控和品牌本身。
这个战略,叫“断臂求生”。
孙东旭,连同之前离开的董宇辉,就是那条被“断”掉的、曾经最强壮的手臂。
壮士断腕,疼不疼?当然疼。
看看东方甄选最新的财报,简直就是一场大型术后观察记录。
总营收下滑三成多,GMV从143亿掉到87亿,抖音的订单量直接腰斩。
这份财报就像一份刚做完大手术的体检报告,各项指标都在报警,但主治医生老俞告诉你:“别慌,肿瘤切掉了,现在是化疗阶段,虽然难受,但能活命。”
这就是俞敏洪的阳谋。
他宁愿忍受一两年的阵痛期,营收难看,股价波动,也要把公司的地基从“人”换成“货”和“场”。
这是一个企业家最艰难,也最孤独的抉择。
他不是在跟孙东旭赌气,他是在跟市场的不确定性对赌。
所以,孙东旭的离开,从这个角度看,是必然的。
在一个“去IP化”的大战略下,他这个曾经的“头号IP”之一,地位本身就很尴尬。
卸任CEO后,他留在直播间,像一个被夺了兵权的前线总指挥,只能当个吉祥物,这种落差感,谁受得了?
他船小好掉头,揣着几个亿,可以去搞投资,可以二次创业,甚至可以躺平享受人生。
世界那么大,他有无数种选择,没必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而东方甄选这艘大船,调头就难了。
俞敏洪选择了一条更难但可能更正确的路。
直播电商的下半场,比的不是谁的嗓门大,谁的故事讲得好,而是供应链的深度和效率。
当所有人都还在流量池里拼刺刀的时候,老俞已经开始挖护城河、建粮仓了。
这条路走得一波三折,充满了血和泪,但一旦走通了,东方甄选就不再是一家直播公司,而是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品牌公司。
最终,俞敏洪留不住一个财富自由后想寻求安宁的孙东旭,这很正常。
就像你留不住一个中了彩票头奖还天天被老板PUA的同事一样。
真正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当一个企业从依赖“神”的阶段,过渡到依赖“体系”的阶段时,那些曾经被捧上神坛的“神”,该何去何从?
是被体面地请下神坛,还是被无情地推下悬崖?
俞敏洪选择了前者,给了孙东旭足够的体面和尊重。
这或许就是老一辈企业家的智慧和厚道吧。
毕竟,江湖路远,人走茶凉,但情分还在,以后说不定还能在哪张酒桌上,相逢一笑泯恩仇。
只是那时候,大家谈论的,可能就是另一场商业的腥风血雨了。
- 上一篇:央视上星!36集谍战剧,富大龙、侯勇、姚刚主演,掀起谍战风暴!
- 下一篇:邓超,46岁,身高180cm,获得2个影帝,吴京,51岁,身高175cm,同样有2个影帝,刘德华64岁12个影帝,演技谁更胜一筹引发热议
-
2025-11-25涉嫌受贿2亿韩元,韩国奥委会主席柳承敏被警方调查
-
2025-11-25NBA里程碑之日:巴特勒16000分,马克西四场150分
-
2025-11-25汪峰:5段感情,4个孩子3个妈,他的才华要比情史厉害多了
-
2025-11-24拾荒老人竟是隐形富豪?一场善意测试引发的商业帝国风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