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电竞
CN ∷  EN
产品展示

短小说:客户的刁难

发布日期:2025-08-18 10:55 点击次数:107

我是在毕业后第三年转做设计的。

之前在一家公司做行政,天天对着报表和考勤机,实在熬不住,报了个线上班,白天上班晚上听课,熬了大半年,总算摸到点门道,跳槽进了现在这家广告公司做设计师。

公司不大,加上老板拢共十五个人,设计部就三个人:我,老周,还有刚毕业的实习生小吴。老周干了快十年,手里握着好几个老客户,平时不怎么说话,但活儿做得扎实。我算中间力量,接些不大不小的单子,小吴跟着我们学,主要负责打杂和改改简单的图。

刚上手那阵子,我特别怕接新客户。老周说:“新客户都那样,磨几轮就好了。”我那时候信了,觉得只要我把活儿做好,态度放端正,没什么搞不定的。直到遇到姓刘的那个客户,才知道有些“刁难”,跟活儿好不好没关系。

刘客户是老板介绍的,说是他朋友的朋友,开了家做母婴用品的公司,要做一整套产品手册,预算不算高,但老板说“都是朋友,先接了,以后好合作”。第一次见刘客户,是在他们公司会议室。他三十来岁,穿件灰色西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说话语速快,眼神总带着点审视的意思。

他把产品样品往桌上一放,婴童衣服、奶粉、玩具,摆了一桌子。“我们要的手册,得温馨,还得有品质感,”他用手指敲着桌子,“不能太花哨,但也不能太素,得让家长看着就觉得靠谱,愿意买。”

这话听着没毛病,我拿出本子记,问:“您有没有特别喜欢的风格?比如参考一下其他品牌的手册?”

他摇头:“没有,我觉得那些都一般。你先按你的理解做个初稿,我们看了再说。”

我点点头,又问了些细节,比如主推产品、文字内容什么时候给,他说文字内容让助理明天发我,其他的“你灵活点,别太死板”。

回去的路上,老板跟我说:“小刘这人做事细,你多上点心,第一稿别出岔子。”我应着,心里琢磨着“温馨又有品质感”,大概就是用暖色调,排版干净点,突出产品材质。

第二天,刘客户的助理把文字内容发过来了,密密麻麻一大段,好多专业术语,我挑着重点标出来,开始搭框架。花了两天时间,做了个初稿,封面用了米白色底,配了张婴儿笑的照片,没敢用太艳的颜色,内页排版尽量留白,突出产品图。

周三下午,我把初稿发过去,附了句“刘总,这是按您说的做的初稿,您看看有什么需要调整的地方,随时跟我说”。

等了一下午没回信,我以为他忙,没在意。第二天上午,他助理突然打电话过来,说刘总让我现在过去一趟,当面说。

我赶紧打印了手册样本,揣着笔记本往他们公司赶。到了会议室,刘客户坐在桌头,手里捏着我打印的样本,脸拉得老长。

“这就是你做的?”他把样本往桌上一扔,声音比上次见时冷了八度。

我愣了下,拿起样本:“刘总,是不是哪里不合适?我可以改。”

“哪里不合适?”他指着封面,“这照片,小孩笑得太傻了,哪有品质感?米白色底,看着像没印好,脏乎乎的。”

我解释:“我想着母婴产品用暖色调温馨点,米白比纯白柔和……”

“我要的是品质感!”他打断我,“温馨能当饭吃?家长看的是产品靠不靠谱,你这封面看着就廉价。”

我没敢再争,赶紧记:“那封面颜色换一下,您觉得用什么颜色合适?照片我再换一张。”

“颜色你看着弄,别这么浅,也别太深,得稳重。照片要自然点,别笑成那样,看着假。”他又翻到内页,“这排版,太松了,留白太多,浪费纸!我们产品这么多,得把信息都放进去,挤挤怎么了?”

“留白多一点看着清楚,信息太挤家长可能没耐心看……”

“你是客户还是我是客户?”他抬眼看我,“我要挤,你就按挤的来!还有这字体,太小了,老年人看不清楚,换大点的!”

我低头记笔记,笔尖在纸上划得飞快,心里有点堵,但也知道这是工作,客户提意见很正常。

“还有这产品图,”他翻到一页,“这衣服的细节没拍出来,材质看着像化纤的,我们这是纯棉的!你让摄影师重拍!”

我有点懵,产品图是他们公司提供的,当时助理说“这些图都是精修过的,直接用就行”。我解释:“刘总,这图是你们提供的,要不我让我们公司摄影师帮着调一下?重拍可能得加费用……”

“加什么费用?”他皱眉头,“你们做设计不包修图?这点小事还要加钱?不行,必须弄清楚,得让人家一眼看出是纯棉的。”

我没辙,只能应下来:“行,我回去让摄影师调,尽量突出材质。”

他又翻了几页,没再挑大毛病,就是说这个图标位置不对,那个文字颜色太淡,零零碎碎提了一堆。最后把样本往我面前一推:“今天下午五点前,把修改稿发我邮箱。”

我看了眼表,当时已经两点多了。改封面,换照片,调整排版,修产品图,还要改那些零碎的细节,三个小时根本不够。我小声说:“刘总,时间有点紧,能不能明天上午?”

“不行,”他干脆地说,“我明天要出差,今天必须看。你加班弄弄,这点效率都没有?”

我捏了捏手里的本子,没再说什么,点点头:“好,我尽量。”

出了他们公司,我给老板打了个电话,把情况说了说。老板在那头叹了口气:“小刘就这样,急脾气。你辛苦下,加个班弄出来,别得罪他。”

回公司的路上,我买了个面包,边吃边想怎么改。到公司,老周看我脸色不对,问:“怎么了?客户不满意?”

我把样本递给他,说了刘客户的要求。老周翻了翻,笑了:“要温馨又要稳重,要留白又要挤,他自己都没搞清楚要啥。”

“可不是嘛,”我打开电脑,“还让今天五点前给,这哪来得及。”

小吴凑过来:“张姐,我帮你改图标位置吧,那个简单。”

“行,谢了小吴。”我赶紧把文件发给他一份,自己开始改封面。试了浅灰,刘客户说别太深,又试了米黄,觉得不够稳重,最后选了个淡咖色,找了张婴儿趴着的照片,没笑,眼神挺干净,看着还行。

然后调内页排版,把留白缩小,文字间距拉近,字体调大一号。产品图交给摄影师老杨,老杨看了直皱眉:“这图本身就没拍好细节,我尽量修,不一定能达到他要的效果。”

“麻烦你了杨哥,能弄多少是多少。”

一直忙到四点五十,总算把所有修改的地方弄完,检查了两遍,赶紧发邮件。点发送的时候,手都有点抖。

过了十分钟,刘客户没回信。我心里打鼓,又过了二十分钟,他助理打电话来:“张设计师,刘总说封面颜色还是不对,太老气了,像中老年产品手册。还有内页,字太大了,看着傻。产品图还是不行,没看出纯棉。”

我当时就愣了,一口气没上来。老周在旁边听见了,冲我摇摇头。

“那……刘总有没有说想要什么颜色?字要多大合适?”我压着火问。

“刘总说他也说不好,你再换几个颜色试试,字比现在小一号,但比原来大。产品图你再想想办法。”助理说完就挂了电话。

我把手机往桌上一扔,没忍住,骂了句:“这到底想干嘛!”

老周递给我杯水:“别气,气也没用。这种客户,就是没谱,你得多出几个方案让他挑,他自己定了,就没法说啥了。”

我想想也是,跟他较劲没用。我又弄了三个封面颜色,浅蓝、浅粉、浅绿,各排了一版,内页字调小一号,产品图让老杨再修了修,把纹理稍微突出了点。这次不敢等他催,六点前发了过去。

这次快,七点多,助理回邮件了:“刘总说浅蓝那个封面还行,内页字大小可以了,产品图再加强。另外,内页第三页那个玩具的介绍,文字要换成最新的,我把新文字发你微信了。”

我赶紧看微信,助理果然发了段文字,比原来多了三行。得,又得调排版,刚缩小的间距可能又不够了。

那天晚上,我弄到九点多才下班。回家的路上,路灯照着影子,拉得老长,我觉得特累,不光是身体累,心里更累。

第二天,刘客户出差,没再找我。我以为能喘口气,结果下午接到个陌生电话,是个女的,自称是刘客户公司的市场部经理,姓赵。

“张设计师是吧?刘总出差前交代了,手册的事让我跟你对接。”赵经理声音挺冲,“我看了你发的那版,不行啊,太普通了,跟市面上那些没区别,怎么突出我们产品优势?”

我赶紧打开电脑,调出文件:“赵经理,您具体说说是哪些地方普通?我们可以改。”

“整体都普通!”她说,“封面太素了,加点元素啊,比如我们公司的logo放大点,再加点卡通图案,吸引小孩注意。内页排版太死板,左图右文,右图左文,能不能换点花样?”

我懵了,刘客户昨天还说浅蓝封面还行,今天赵经理又说太素。我解释:“赵经理,封面是刘总初步定的,他说不要太花哨……”

“刘总那是不懂市场!”她打断我,“家长带孩子买东西,孩子喜欢才会看,没卡通图案怎么吸引孩子?你别管他,按我说的改,出了问题我负责。”

我不敢贸然改,毕竟对接人是刘客户。我跟赵经理说:“要不我先按您的意思出个封面初稿,您看看,确定了我再改内页?”

“行,尽快,今天下班前给我。”她挂了电话。

我坐在那儿,头都大了。一边是刘客户,一边是他公司的经理,意见完全相反。我赶紧给刘客户发微信,问他能不能按赵经理的意思改封面,没回。估计在飞机上。

没办法,我只能先按赵经理的要求,弄了个带卡通小熊的封面,logo放大,颜色也调亮了点。发过去,她很快回了:“这个还行,就按这个思路改内页,排版活泼点。”

我硬着头皮开始改内页,把原来规整的排版打乱,加了些小图标和装饰,弄成她要的“活泼”样子。改到一半,刘客户微信回了:“别听赵经理的,她不懂设计,按我之前说的来。”

我看着两条完全相反的指示,差点把手机扔了。我回复刘客户:“好的刘总,那封面还是用浅蓝的?”

“对,内页也别改乱了,规整点好。”

我只能又把内页改回去,封面换回来。刚弄完,赵经理电话又来了:“改完了吗?发我看看。”

我把刘客户定的版本发过去,她看完直接打电话来骂:“你怎么回事?让你按我的改,你怎么还弄成这样?你是不是看不起我?”

“不是赵经理,”我赶紧解释,“刘总刚跟我说,让按他之前的要求来,我……”

“他出差了!现在项目归我管!”她在那头喊,“你马上改!不然这单子我不签了!”

我没辙,只能说:“赵经理,您别生气,我现在就改,改完发您和刘总两个人,让他看看?”

“看什么看!他懂个屁!”她说完挂了电话。

我坐在椅子上,盯着电脑屏幕,眼泪差点掉下来。我跟老周说:“周哥,我实在受不了了,这单子我不想接了。”

老周叹口气:“别冲动,老板说了是朋友介绍的,推了不好。你把两个版本都发过去,让他们自己定,你别掺和。”

我想想也是,不然我夹在中间,怎么都不对。我把赵经理要的活泼版和刘客户要的规整版都发邮件给他们俩,附了句:“刘总,赵经理,两个版本都在这里了,您二位商量下,定了哪个告诉我,我再细化。”

发完邮件,我关了电脑,去茶水间倒了杯水。小吴跟过来:“张姐,没事吧?”

“没事,”我笑了笑,“就是有点烦。”

那天晚上,刘客户和赵经理没再找我。第二天一早,我打开邮箱,看到刘客户的回信:“按赵经理的版本改,但封面卡通小熊去掉,换个小兔子。内页别太乱,稍微规整点。”

赵经理也回了:“刘总说的算,但内页必须活泼,小兔子不如小熊可爱。”

我看着邮件,哭笑不得。行吧,至少他们开始商量了,总比让我两头改强。

我按刘客户的意思,把封面小熊换成小兔子,内页尽量在活泼和规整之间找平衡,加了装饰但没太乱。发过去,这次他们没再提大意见,就说内页第五页的价格字体要加粗,第七页的产品图再放大点。

我赶紧改了,发过去,刘客户回了句:“就这样吧,先打样,打十本样品,明天上午送到公司。”

我松了口气,总算定了。赶紧联系印刷厂,让他们加急打样,加了不少加急费。第二天一早,我去印刷厂取了样品,直接送到刘客户公司。

赵经理不在,助理接的,说刘总还没出差回来,让我放这儿就行。我放下样品,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想着总算快结束了。

没想到下午三点,刘客户突然打电话来,语气特别冲:“张设计师!你怎么搞的!样品我看了,太差了!”

我心里咯噔一下:“刘总,哪里差了?不是都按您说的改了吗?”

“印刷质量!”他喊,“颜色不对!比电脑上看浅了好多!还有这纸,太薄了,摸着手感差,跟盗版似的!你是不是找的小印刷厂?偷工减料了?”

我赶紧解释:“刘总,印刷厂是我们合作多年的,质量没问题。印刷颜色和电脑上有差异很正常,我们提前跟印刷厂确认过色值的。纸是按您预算内选的,您当时说预算有限,不用太好的纸……”

“我什么时候说预算有限了?”他打断我,“我要的是品质!品质懂吗?纸必须换厚的,颜色必须跟电脑上一样!不然这手册没法用!”

我当时真的火了,预算是他助理跟我确认的,当时还特意说“刘总交代了,成本控制下,纸不用太贵”。我压着火说:“刘总,换厚纸的话,成本会增加,一本大概贵三块,十本样品没事,但批量印的话,总共要多不少钱……”

“钱不是问题!”他说,“我要的是效果!你现在马上重新打样,换厚纸,颜色调深,明天必须给我!”

“重新打样来不及啊刘总,印刷厂那边最快也得后天……”

“我不管!你自己想办法!明天下午五点前,我必须看到新样品!不然这单子就黄了,你们公司也别想拿到钱!”他说完就挂了电话。

我握着手机,手都在抖。老周走过来,拍了拍我肩膀:“别跟他置气。这种人,就是觉得花了钱就得把人使唤到位。”

“可他不讲理啊!”我红着眼圈说,“预算是他定的,现在又说钱不是问题,还催这么紧……”

“老板呢?让老板跟他沟通。”老周说。

我赶紧找老板,把情况说了。老板皱着眉,给刘客户打了个电话。不知道那边说了啥,老板挂了电话,跟我说:“他说必须明天要,纸换厚的,颜色按他说的调。钱的事,他说后续补上。你辛苦下,去印刷厂盯着重做,加钱让他们加急。”

“可是老板,这加的钱……”

“先做了再说,”老板叹口气,“都是朋友,别闹僵。”

我没辙,只能拿着样品去印刷厂。跟老板好说歹说,加了双倍加急费,老板才答应连夜赶工,明天下午三点能出来。

那天晚上,我在印刷厂待了半宿,盯着他们调色、选纸。印刷厂老板看着我,笑了:“姑娘,你这客户够难缠的。”

“可不是嘛,”我苦笑,“第一次遇到这样的。”

“习惯就好,”他说,“干我们这行,啥客户都有。有的客户,你给他做得再好,他都能挑出毛病,就是想找点存在感。”

凌晨一点,我才从印刷厂出来,打了个车回家。路上,我看着窗外的夜景,突然觉得特委屈,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我不是怕累,是觉得不值,明明已经尽全力了,还是被骂得狗血淋头。

第二天下午,我准时拿到新样品,送到刘客户公司。这次他没说啥,翻了翻,点点头:“行,就这样吧,批量印五千本,下周一交货。”

我心里总算松了口气,赶紧回公司安排印刷。五千本,量不小,印刷厂那边得排期,我跟老板确认了好几次,保证周一能交货。

周六周日,我在家休息,总算能喘口气。周日晚上,我正准备睡觉,刘客户突然发微信:“张设计师,手册上那个奶粉的成分表,我看了下,有个成分写错了,你赶紧改了再印。”

我一下子清醒了,赶紧打开电脑,调出文件:“刘总,哪个成分?您发我正确的,我马上改。”

他发了段文字过来,确实有个成分名称写错了,是助理给我的时候就错了。我赶紧改过来,问:“刘总,改好了,我让印刷厂重新制版,不影响周一交货吧?”

“必须不影响!”他回,“这要是印出去了,客户看到了,还以为我们产品有问题,你负得起责任吗?”

我没敢吭声,赶紧给印刷厂老板打电话。老板在那头骂了句脏话:“姑娘,你这客户是故意的吧?我们版都做好了,就等开机了,现在改,得重新制版,还得插队,又得加钱!”

“王哥,麻烦你了,钱我跟公司申请,一定给你补上。”我哀求道,“周一必须交货,不然我们公司就麻烦了。”

老板磨磨蹭蹭答应了,说加一千块制版费。我跟老板汇报,老板叹了口气,说:“加吧加吧,赶紧弄好。”

周一上午,五千本手册终于印好了,我让快递送过去。中午,刘客户打电话来:“收到了,还行。对了,你们设计费什么时候开发票?我们财务要走流程。”

我愣了下,总算想起还有设计费这回事。我说:“我下午就开,开好发您邮箱。”

“行。”他挂了电话。

我开了发票,发过去,心里想着总算结束了。这单活儿,前后折腾了快一个月,改了不下二十版,加了无数次班,还垫付了不少加急费,拿到手的提成,还不够我买几盒眼药水的。

过了半个月,设计费还没到账。我问老板,老板说他催了,刘客户说财务还在走流程。又过了半个月,还是没到。我忍不住给刘客户助理打电话,助理说:“刘总出差了,等他回来签字才能付。”

又等了一个礼拜,刘客户回来了。我给他打电话,他说:“哦,设计费啊,我忘了。对了,你们那手册,我看了下,还是有点问题,那个小兔子的颜色,能不能再调深点?还有内页的字体,还是觉得小……”

我握着电话,突然不想说话了。老周在旁边听见了,冲我摆摆手,示意我挂电话。

我深吸一口气,说:“刘总,手册已经印完了,改不了了。设计费的事,您看能不能尽快安排下?我们公司也等着回款。”

“改不了?那算了。”他轻描淡写地说,“设计费下周吧,这周财务忙。”

挂了电话,我坐在那儿,半天没动。老周递给我一根烟,我不抽,他自己点上,说:“这种人,就是欠。但你也没办法,谁让他是客户。”

“我以后再也不想接他的活儿了。”我说。

“谁还想接?”老周笑了,“但说不定老板还会接,毕竟是‘朋友’。”

果然,过了一个月,老板又拿着个单子过来:“小刘那边要做个线上推广图,就几张,简单,还是你做吧。”

我当时就懵了:“老板,上次那设计费还没到呢……”

“快了快了,他说这两天就付。”老板说,“就几张图,很快的。”

我没辙,只能接了。这次刘客户倒是没提太多要求,就说“要亮眼,吸引人”。我做了两版,发过去,他很快回了:“就第二版吧。对了,设计费已经让财务付了,你查下。”

我赶紧查账户,钱真的到了。心里松了口气,不管怎么说,钱拿到了。

那天晚上,我加完班,跟小吴一起走。小吴说:“张姐,你说刘总是不是故意刁难我们啊?”

我想了想,说:“可能吧。也可能他就是那样的人,自己也不知道要啥,就觉得花钱了,就得让我们多折腾折腾,心里才舒服。”

“那也太过分了。”小吴说。

“没办法,”我笑了笑,“干这行,遇到什么样的客户都得受着。只要钱能拿到,活儿能交差,就不算白折腾。”

走到路口,跟小吴分开,我一个人慢慢走回家。

最新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