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劝中国:不用造轰20了,多造些导弹,专打美军基地就行!
美国《NSJ》9月19日发表文章点评中国的轰-20,认为中国其实没必要搞这种耗资巨大的平台,只要把钱集中用在“航母杀手”类型的导弹上,精准打击关岛、美军基地、前沿机场和航母打击群,既省钱又实用。
文章里还说,中国加快轰-20进展,主要是受了“午夜之锤行动”的刺激。
“午夜之锤”指的是2025年美军对伊朗核设施的空袭,可轰-20的立项和开发,最早追溯到2016年,甚至有军工内部的人回忆说,早在2000年代初就已经开始筹划了,这本就是空军系统多年持续推进的计划,绝不是为了一次突发事件临时起意。
文章倒是肯定了轰-20的分量,猜测它或许会比B-21更早亮相,势必带来不小的战略震动。
为啥中国非得搞个轰-20?原因非常明摆着。
导弹用来攻击,轰炸机更多是吓唬人的。
这俩东西的战略作用不一样,根本不能拿来顶替。
导弹的使用讲究一锤定音,代价高昂,做了就没法回头,也不能随便调调整升级啥的。
不管是地面发射的弹道导弹,还是空中发射的滑翔弹,一旦发射,就是开战的信号,没法拿来模棱两可地吓唬人或用作政治上的施压。
轰炸机就不一样了,它能部署也能撤回,可以近距离巡航,还能挂载各种武器,真是个攻守兼备、极为灵活的利器。
更关键的是,轰炸机本身就是一种明摆着的存在威慑,一声不响照样能传递强烈的政治信号。
轰-20将来能实现全球投送力,配备空中加油、隐身突防,还能挂载核巡航导弹甚至高超声速武器。它不仅是核三位一体里的关键补缺,还承担着多任务空中打击体系里的定海神针。
“惊雷-1”虽让中国空基核威慑迈上新台阶,但这可不意味着轰-20就没用了。没了轰炸机,核威慑就少了一条能掌控的路子。
得强调一句,中国造轰-20可不是图个好看。
它的存在,就是为了给中国军队在最糟糕的环境下带来不对称打击的底气,让国家遇到极端压力时还能多条后路,对手在琢磨怎么升级冲突的时候,总得盘算盘算空中突防的轰炸机是不是已经靠近了。
现在这全球军事力量的发展,哪个大国都讲究的是整套体系打仗,靠单一武器翻盘的招数早就不过时了。
轰-20在整个体系里算得上是关键一环,它和导弹、预警机、指挥中心、空中加油、卫星导航、电子干扰,乃至人工智能的目标识别系统一道,撑起了未来中国战略空军的骨干。
轰炸机的厉害之处还在于它的部署难捉摸:陆基导弹藏身地一大概能算出来;核潜艇虽说神秘兮兮,但行动迟缓、反应慢半拍;至于空中的轰炸机,啥时候起飞、走哪条航线、挂啥武器,全都能随时变变变,这种变数反而让对头拿不准主意,束手束脚。
正因为这样,轰-20不是用来耍帅的肌肉,而是一种低调实用的沉默力量。
它不见得天天露脸,也不必每年都通报试飞,但它得牢牢地在那里,关键时刻得能拿出来用,这才算它活着的全部价值。
这篇文章其实也认可了轰-20的重要性,还说要真要是咱们的轰-20比美国的B-21先服役,那不光是装备上线快了一步,更是战略布局上一次大翻盘。
美国一直靠隐形空军这一王牌压制别国,B-2轰炸机几十年冷战后稳坐老大位置无人能撼,B-21原本计划从2025年起逐步顶替它,继续保持战略空军的领先优势。
要是轰-20先装备部队,那就等于中国抢先迈进了第六代隐形战略轰炸机的时代,这可算是对美国霸权格局的一记当头棒喝。
这说明,在决定未来战争胜负的战略空军领域,中国不再是落后挨追的角色,而是站到了领头羊的位置,这也意味着——咱们不再是美国一家独大的天下了。
-
2025-10-11【国产电影】孙安动本
-
2025-10-11【国产电影】生命的火花
-
2025-10-11【国产电影】阿娜尔罕
-
2025-10-11黄海惊魂:一枪为何让朝鲜商船瞬间“逃窜”,背后暗藏惊天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