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电竞
CN ∷  EN
新闻动态

1984年,排长李海欣遇见三名解放军,见到他们的军服后神色变沉

发布日期:2025-07-10 11:50 点击次数:154

1984年,在完成边境自卫反击战、法卡山、扣林山等地的收复行动后,我军又展开了老山的收复战役,紧接着投入了多年老山防守的坚挺战斗。

当年4月底,解放军队伍踏上进军老山的路,随时准备作战,队员们从南温河、猛硐方向悄悄向老山推进,白天猫着休息,等天黑了再趁夜悄悄继续赶路。

昆明军区14军40师第119团8连3排的代理排长李海欣,这天正带着部队巡逻。当他们走到老山主峰高地东侧的山路上,忽然前方出现了3个解放军模样的人。李海欣眼神一扫他们身上的军服,心里顿时咯噔一下。他觉得情况有点不对劲,心里怀疑,这仨人八成不是自家兄弟,很可能是对方伪装的。

那阵子,这仨“同志”跟咱8连的几位兄弟碰头时,行为上就透着点古怪,完全没见着友邻之间的随和劲儿,东瞅瞅西瞧瞧一阵,才像下定决心似地走上来搭话。全是长着南方人的面孔,自报家门说自己是2连的,说话用普通话,听着还带点广西口音。

1982年,国家刚刚把推广普通话正式写进《宪法》,但那时候部队里啥人都有,南腔北调混在一块儿,谁家念过几年书都成问题。那会儿普通话并不是大家伙日常聊天用的,战士们更是各说各的方言,耳朵一听就知道是哪个省来的,所以部队里像“小湖北”、“小山东”这样的外号到处都是。这仨“同志”说着半生不熟的普通话,硬是要把广西那股腔调压下去,李海欣一琢磨就觉得有猫腻。

李海欣稍微探口气:“同志们,准备去哪儿啊?不如跟我们上山歇歇脚!”这仨人直接摆手,说是赶着有急事,转身还加快步子,明显想甩开李海欣。瞅着他们这样遮遮掩掩,李海欣心里头更起疑了。按他的经验,作为连队基层带兵官,有啥急活,哪能上面直接跳过排长和班长,单独派仨士兵去不熟悉又危险的鬼地方干事?这事搁谁谁心里也打鼓。

这片地方沟沟坎坎多,走着真不省劲,各家队伍的活动范围也得听团部安排,李海欣压根没收到啥上头要有队伍进这块的消息。说白了,仨小年轻,没个熟门熟路的人带着,进这一代肯定转不出去。

李海欣那会儿还在念高中,没能赶上79年反击战。想着要去前线,他高考都没报志愿,直接一毕业就报名参军了。转眼间,他现在在部队里都成了文明标兵,入党也快一年了。这人心思细,以前老兵们闲聊,他还记着,什么“白眼狼”最会伪装,还混成老百姓加害我军。79年那会儿,越军有小股特工队混进我军阵地,套着我军军装,想蒙混过关,混进咱们占的高地。不过,说到底,这事儿真是“穿龙袍也不像太子”,最后还是被咱们的警戒哨看出来了猫腻。

这事儿一冒出来,李海欣警觉心一下提到嗓子眼,对那三个人的身份越发起了疑心。他带着自家兄弟们吊着点儿距离跟着那三人,既不太近,也没让目标跑丢。那仨人瞅着甩不掉李海欣几个,想拐弯抹角装得更像样,居然还唱起了咱部队的军歌。刚开始唱,李海欣就心里有数了,十有八九,都是越南的家伙伪装的。

原因就在于,那仨人嘴里的歌是《大海航行靠舵手》,巧的是这歌创作那会儿李海欣才两岁。上世纪60年代的时候,这首歌在咱部队火爆得很,可1976年之后,基本就退流行没人唱了。李海欣判断,很可能当年援越抗美时,解放军把这歌教给过越军,也顺带教了他们中国话。如今部队里的小毛头,压根没几个人还记得这老歌咋唱的。

李海欣猛地来了一句:“站住!缴枪不杀!”自家人要是听见,大多会纳闷,咋跟战友说话还这么来劲啊。可那仨人的反应却下意识地僵在原地,这下身份就瞒不住——越军呗。这三位不是一般人,能被选来混进部队,实力都不差,眼看着身份穿帮,直接借着对地形的熟悉,身子一滚就躲进了路边的山沟里。

那仨家伙靠着地形,躲进了天然的山沟当掩体,开始朝李海欣他们射击。李海欣带着大家赶紧找地方藏,同时也没闲着,抬手就还击。场面上枪声乱成一片,对方藏得太巧,子弹根本够不着。李海欣眼疾手快,趁着队友火力吸引住敌人的注意,猫着腰悄悄转了个身,从山沟的死角溜到了那仨人背后。手榴弹一扔下去,几声爆炸,三个敌人当场崩溃。战士们一看排长太牛了,都佩服得不行,直夸他跟开了天眼一样。

后头,李海欣领着大家伙儿在松毛岭东南边的142高地死守了29天29夜。他张罗着让兄弟们挖掘工事、埋地雷、搬弹药,打起精神随时盯着越军那边的动静。这142高地说白了就巴掌大个球场,偏偏三面都被敌人堵住了,只有北面一道山路还连着后方指挥所。眼瞅这地形真不咋地,李海欣还是咬牙带着众兄弟,硬生生把越军几次进攻都挡了回去。

阵地一守就是不少天,补给和子弹眼看见底,弟兄们体力也亏得厉害,不管日子多难熬,李海欣还是硬撑着守住了高地。7月12日这天还没到,咱们早就打探到越军准备大举攻142高地的风声。部队本来派人侦察敌情,哪想到越军猫在密林里,愣是让咱们疏忽了,后方指挥那边也因此判断失了准头。

7月12日一大早,越军派了一个步兵营和一个特工连悄悄摸过来了。李海欣和5个战士早就躲在草丛里,等敌人凑近到二十米的时候,他猛地一嗓子:“给我打!”说时迟那时快,子弹从四面八方射出去,激战十分钟,越军扛不住,灰溜溜退下去了。

一到天亮,越军兵力更大,往这边蜂拥而上。敌人互相掩护,分批轮流冲阵,一举拿下主阵地东头、西头那仨警戒阵地,三排一下子就没了防守的那点有利地形。看着越军从东边、南边,还有西边持续推进,李海欣赶紧拿出861无线电指挥机呼叫炮火支援。

一分钟后,我军的炮火开始猛轰越军进攻的方向,趁机,李海欣带着全排开火,直接干掉了前方大半的越军。快到中午的时候,越军集中了一整个炮兵旅对高地进行猛烈炮击,工事一片狼藉,200多名越军赤膊上阵,全身挂满了弹药和手榴弹,疯狂冲了过来。

越军声名狼藉的“敢死队”出现了!李海欣毫不犹豫地举起冲锋枪,瞬间干掉了8个敌人,结果自己也中弹,胸口和小腹都受了伤。但他不顾剧痛,忍者向前挪了两米,按响了定向地雷,又是个大杀器,炸死了十几名越军。

9班长赶紧跑过来要给他包扎,他摆摆手,说别拿急救包浪费了,让他给兄弟们捎句话,三排哪怕只剩下一个,也不能让高地丢了。

22岁的李海欣把这话讲完,咬牙又激活了一颗定向地雷,正这当口,对面越军的敢死队也扔了个炸药包过来,直接落在了李海欣身边。

9班长高喊着“给排长报仇”,兄弟们全都拼了命往前冲。三排有援兵和炮火支援,愣是顶住了敌人第5次猛攻,把阵地守了下来。

中央军委第一次用烈士的名字来命名高地,这才有了“李海欣高地”的说法。跟他一同牺牲的那14位三排兄弟,大家都称他们为“15勇士”。

最新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