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明:从副连长到副参谋长,16分钟击溃越军的战斗英雄
说起中国军队里的英雄人物,原明绝对是无法忽视的重要人物。他在中越战争期间担任副连长,只用了16分钟就带领部队歼灭了越军一个营,这份成绩震撼人心,也展现了他的胆略和出色指挥能力。战后,他逐步晋升,到退役时已成为副参谋长。他的经历并不是天生传奇,更多体现了踏实拼搏和责任感。今天咱们就来看看,这位英雄是如何从基层战士一路成长为军中高层的。
原明1958年出生在山西阳城的一个普通小村。那个年代,乡下生活异常清苦,原明家里条件还要更糟一些。他的父亲是名老兵,曾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38岁时在战场上牺牲,把家里托付给了只有29岁的母亲,还有3个年幼的孩子:9岁的姐姐、7岁的原明,以及刚满1岁的弟弟。家里的生活基本全靠母亲一人支撑,依靠政府给的烈属补贴,加上母亲拼命干活挣点辛苦钱,这才勉强能让一家人填饱肚子。
原明小时候,总是听母亲给他讲父亲的往事。父亲在战场上浴血奋战,为了救战友甘愿挡枪子儿,这些故事在他心里悄悄发芽。母亲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你爸是为国捐躯的,咱们活着得有意义。”这句朴实的叮嘱,让原明很早就懂得了一个道理:国家的事和自己的事分不开。
1978年,19岁的原明穿上了军装。那个年代,参军在农村算得上是件大事,不光是一条出路,也是一份荣耀。他怀揣着父亲留下的未尽心愿,迈进了军营。刚入伍没多久,1979年中越战争打响。原明被派到前线,第一次置身战场,他一点没退却,反而冲锋在前,表现相当英勇。这一仗,他拿下了三等功,虽然不是最高奖励,对原明来说却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也让他更下定决心要在部队闯出点名堂。
后来,原明被挑选去军校深造,学成归来后被分配到67军199师侦察连担任副连长。这支连队可不是一般的部队,早在1945年便成立,解放战争时期打过不少硬仗,1949年还参加了开国大典的阅兵,亲自接受过毛主席和朱德的检阅。能够进入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队伍,原明心里特别自豪,干劲也更足了。
谈起原明的英雄事迹,咱们先把镜头拉回到中越战争。当时这场仗持续时间不长,但打得特别激烈,从1979年2月17日持续到3月16日,短短一个多月里,中越两国在边界打得非常惨烈。中国方面把这场冲突称为“对越自卫反击战”,主要原因是越南出兵侵略柬埔寨,还经常在咱们边境制造事端。中国军队为了反击,给了越南一次有力的打击,任务完成之后就撤回来了。
可战事哪有说停就停的?进入80年代中期,边境依旧不安生,越南方面始终怀着不服气的劲儿,总想着找机会卷土重来。1984年4月28日,老山和者阴山这两场大战打得异常激烈,中国部队成功控制住了关键阵地。越军心有不甘,三天两头发起骚扰。1985年5月31日,越南部队趁67军刚刚接防的时候发动突袭,趁机夺走了211高地两个阵地,一下子就让200多名中国官兵牺牲。这一仗把67军的士气都憋炸了,大家一门心思想把阵地夺回来。
原明当年担任199师侦察连副连长,一听说要反攻,主动报名带队去夺回阵地。为啥挑他?他有点底气。一来,1979年他就在211高地执行过侦察任务,地形摸得门清,二来,跟身边的兄弟配合得没说的。领导一权衡,觉得靠谱,直接决定让他当突击队队长。
这任务一点都不轻松。211高地地势险要,越南军队又挖了防御工事,还到处埋着地雷,真要拿下来得拼命。原明挑选了16名精兵,组成突击小队。为了做到心中有数,他们提前侦察了四回。记得有一回瓢泼大雨,他们趴在泥地里,离越军岗哨只有四米,子弹就在眼前飞,炮声震得脑袋嗡嗡响,还得扛着蚊虫叮咬,整整七个小时一动不动。那次侦察,他们把越军的防御套路摸得一清二楚,趁机清除了300多颗地雷和400多个铁蒺藜,为突袭打通了安全通道。
突袭那天定在1985年9月8号。早晨一片浓雾,雨下个没完,四周模糊得看不清。原明觉得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时机,白天动手反而容易让越军措手不及。10点30分,正式行动。他带着第二、三组冲锋,第四组主抓火力掩护,595团则在别的阵地制造佯攻,吸引越军注意。战斗一声令下,对方的火力就猛地压了过来。王雷为炸毁一个敌洞,拎着爆破筒往前冲,结果牺牲了。原明和搭档徐化庭顶着炮火冲进主洞,解决掉三名敌军,占住了1号哨位。副队长贺光明带人也把2号哨位抢了下来。整个战斗过程,前后只用了16分钟,越军一个营全部被歼灭。
这短短16分钟的胜利可不是轻易得来的。原明和队友们真的是拼了命去换回来的。刚打完仗,越军还不服气,接连试图反攻,炮弹一个接一个地往阵地上砸。当时原明正在给受伤的战友包扎,突然一发炮弹爆炸,弹片飞进了他的右眼和右手,那一刻他右眼失明,手指也被炸断。即便这样,他强忍疼痛,依旧没放下指挥工作,硬生生顶到了阵地彻底稳下来。211高地就这么被收复了,越军的士气也跟着崩了。后来,这一仗还被列入对越作战的典型战例。
原明因为这仗名声大噪,可代价也不小。右眼看不见了,右手也落下了残疾,后来被认定为九级伤残。别人遇上这种事多半会选择离开,可他没打退堂鼓,觉得自己还有用,于是继续留在部队,转行做了指挥。靠着这股拼劲,他在部队一路干了上来。
原明的职业道路确实不轻松。负伤后,一只眼睛失明,手指也断了几根,连日常工作都遇到不少难题,更别说带队执行任务。可他就是靠着那股子坚强扛下来了。大家都觉得,他这种执着劲儿,和当年上战场时一模一样,认定的事情绝不松手。后来,他被调到云南蒙自的军分区管后勤和训练。到了2004年,46岁,因身体状况提前离开部队,退役前已经做到了副参谋长的位置。
副参谋长到底是干啥的?其实就是军队里的核心智囊,管着作战方案、兵力安排这些关键活儿。原明能坐上这个位子,说明他本事真不一般。从副连长一路晋升到副参谋长,靠的就是自己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拼出来的。
原明退役以后,没有选择回到山西老家,而是留在了云南蒙自。或许是因为当年在云南参过战,对那片土地有了感情。这些年他生活得非常低调,和家人一起过日子,女儿也继承了家风,去了青岛参军。原明的经历并没有被大肆宣传,但熟悉他的老战友聊起这事,都还记得他。后来,随着一些媒体的报道和战友们的回忆,原明的故事慢慢流传开来,也成为爱国教育中的生动范例。
2024年12月5日,原明因病离开人世,享年66岁。他走后,很多人自愿缅怀他,有人写下纪念的文字,有人拍视频,把这位英雄的故事讲了出来。大家对他的离去难免感到遗憾,但更多的是敬仰。他这一生,没有什么虚头巴脑的名堂,就是踏踏实实为国家和百姓付出了很多。
原明这一生,绝对称得上传奇。刚开始是山西农村的孩子,19岁投身军营,硬是在战场上拼出来。后来带伤升到副参,退伍以后也过起了平凡日子。16分钟全歼越军,是他当兵时最亮眼的时刻,真正让人佩服的,其实是他一路走来的坚韧和责任感。
真要说的话,原明的经历挺让人感慨。他从农村娃一路摸爬滚打到军队骨干,这种奋斗劲头让人敬佩。一直觉得,16分钟全歼越军那一仗挺让人震撼,不过最打动我的,还是他退伍后默默无闻地生活着,没有什么怨言,反而过得很踏实。像他这样的人,把青春和热血都奉献了,咱们才能有安稳的日子。这种责任感和坚韧劲,真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
2025-07-09F-35碾压苏-35!以色列隐身战机血洗伊朗防空如入无人之境
-
2025-07-09原明:从副连长到副参谋长,16分钟击溃越军的战斗英雄
-
2025-07-09见证奇迹!镀锌接地极显著增强防雷实力
-
2025-07-09恐韩症喊了几十年, 突然发现, 对国足下手最轻的亚洲强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