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电竞
CN ∷  EN
爱电竞介绍

退休金真相:国企副总退休金不如普通员工?体制内外差距刺痛多少中年人

发布日期:2025-08-31 10:58 点击次数:132

退休金真相:国企副总退休金不如普通员工?体制内外差距刺痛多少中年人

昨天帮母亲办完退休手续,她攥着银行卡在沙发上坐了一宿。这个在国企下属企业打拼三十年的副总,每月退休金到账数字比她预想的少了整整三倍。撕开体制内退休金的华丽外衣,我才发现这里头藏着多少普通人看不见的弯弯绕绕。

要说最扎心的差距,还得看缴费基数。体制内单位每月按实际工资足额缴纳社保,我妈作为分管生产的副总,税前月薪1.2万,单位直接按顶格基数交。反观我表哥在私企当主管,月薪2万出头,公司却按社平工资60%的基数交——6000块的基数,交的社保自然比1.2万的少一大截。上个月家庭聚会,表哥举着手机叹气:"我这工资条看着光鲜,退休后怕是要喝西北风。"

职业年金才是真正的"第二养老金"。体制内人员每月工资里扣12%作为职业年金,单位再补12%,退休后每月能多领1500-3000元。我表姐在国有银行当部门经理,退休时基础养老金算下来才4000多,加上职业年金直接破万。可企业年金覆盖率不到20%,多数私企员工根本没这福利。我朋友在互联网公司上班,去年退休时拿着3800的基础养老金直抹泪:"早知道当年该考个事业单位。"

最让老一辈想不通的是"视同缴费年限"。2014年10月前参加工作的"中人",工龄能直接算作缴费年限,我二舅在供销社干了30年,退休金比在私企干同样年限的儿子多出40%。这种历史政策红利,成了体制内外难以逾越的鸿沟。前几天和社区老会计聊天,他说:"现在年轻人总觉得体制内好,可他们不知道,我们这代人赶上了政策末班车。"

但别急着骂企业黑心。我采访过三位企业高管,他们道出真心话:"给员工按顶格缴费,人力成本直接涨30%,老板宁可少雇人。"我朋友开的制造厂,三年前300人规模,现在砍到150人——不是订单少了,是社保支出压得喘不过气。他苦笑着说:"不是不想给员工交,是真交不起。"

体制内稳定背后藏着残酷现实。我邻居王局退休前年薪50万,现在每月领9800元。要不是早年跟着爱人投资了几套房产,这点钱在深圳请个钟点工都费劲。反倒是我三姨在民企干到退休,每月6000元养老金,加上早年买的商铺收租,日子过得比王局还滋润。她常说:"钱这东西,不在兜里攥着,在哪儿都不踏实。"

看着母亲偷偷抹眼泪,我突然明白:退休金不是简单的多寡问题。体制内像温水煮青蛙,前期越安逸后期越被动;体制外像刀尖跳舞,前期越拼命后期越从容。我有个做自媒体的朋友,月收入从3000到3万波动,去年靠带货攒下20万养老本,现在反而活得潇洒。她跟我说:"哪有什么铁饭碗,自己的本事才是最大的保障。"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我妈用三十年教会我:体制内是铁饭碗,但得趁年轻多攒家底;体制外是泥饭碗,但能练就一身好本事。最近她开始跟着视频学理财,我也在研究个人养老金账户——在这个不确定的时代,多份准备才是最好的安全感。

"退休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这话听着像鸡汤,可看着母亲这两天报了老年大学,每天研究怎么把阳台改造成小菜园,我突然懂了:真正的体面退休,从来不是靠退休金数字撑起来的。那些藏在数字背后的,是年轻时流过的汗,是犯过的错,是攒下的本事——这些,才是岁月给每个人最实在的退休金。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24》、财政部2023年社保基金决算表、人社部《2024年度社会保险管理服务工作要点》

最新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