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电竞
CN ∷  EN
产品展示

中国航母作战体系师承苏联?导弹战舰成主力,战斗力更强劲!

发布日期:2025-07-21 01:14 点击次数:166

当今,说起中国航母的战法,有人会联想到前苏联的影子,理由是两者都强调航母争夺制空权,而将攻击重任交由导弹军舰。这听起来似乎有道理,但真的是这样吗?这不仅引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中苏两国在航母的摸索与实践中,究竟走出了怎样不同的路径?

一、苏联“载机巡洋舰”:无奈中的创新

冷战的铁幕下,苏联海军司令戈尔什科夫,这位雄心勃勃的海上掌舵人,曾极力争取发展真正意义上的航空母舰。然而,现实的壁垒却让他不得不接受“载机巡洋舰”这一妥协的产物。这并非苏联人不想拥有如同美国那般强大的真正航母,而是多重限制下的无奈选择。

彼时,苏联国防部定下的调子是:航母的主业是为舰队争取制空权,确保自身安全。真正的打击力量,则由那些搭载着超音速反舰导弹的“大杀器”来承担。于是,我们看到了从早期58型、1134系列,再到“光荣”级和“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等一批大型导弹舰艇的诞生。

尤其是“光荣”级,其建造数量之多,甚至被视作弥补“基洛夫”级不足的关键一步,足见其在苏联海军中的分量。

苏联人的“搜索-突击”群,听起来就带着一股子铁血的味道。通常由1-2艘载机巡洋舰、1艘核动力导弹巡洋舰、2艘导弹巡洋舰构成,有时甚至还会拉上“奥斯卡”级核潜艇来凑热闹。他们的剧本是:一旦侦察-突击群提供情报,这支海上铁拳便呼啸着前出远洋,目标只有一个——伺机歼灭对方航母舰队。

在苏联的战术设想里,像1143型“基辅”级的载机巡洋舰,其主要任务就是提供空中掩护和反潜。虽然搭载的雅克-38或雅克-141垂直起降战斗机在空战能力上略显逊色,但它们足以驱赶和骚扰敌方舰载机。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敌机扑过来,这些苏联战机就像一群牛皮糖,牢牢地缠住它们。

即便不能直接击落,也能扰乱敌机的攻击队形,迫使它们提前发射弹药,为己方舰队争取宝贵的防空时间。这种作战方式体现了苏联海军对于航母力量的理解与运用,在缺乏传统航空母舰的情况下,试图通过载机巡洋舰实现类似的功能。

与此同时,真正的“杀招”则握在“基洛夫”级、“光荣”级巡洋舰和“奥斯卡”级核潜艇手中。它们能像雨点般发射“花岗岩”这类重型超音速反舰导弹,形成饱和攻击。在某种程度上,正是这些导弹军舰,构成了苏联航母编队真正的核心打击力量。

回顾历史,苏联之所以走上这条路,与其航母数量上的劣势以及导弹技术的突飞猛进密不可分。这使得导弹军舰可以在舰载机作战半径的边缘,甚至更远的地方,完成致命一击。

二、中国航母:吸纳融合,而非简单复制

把目光投向当下,中国海军的航母舰队,在作战思路上确实展现出与苏联模式的相似之处。在航母数量有限的情况下,中国航母同样肩负着为编队提供空中保护的重任。而对敌方舰队的攻击,也主要由055型和052D型导弹驱逐舰等舰艇承担。这些“带刀护卫”携带的YJ-21高超音速反舰导弹,理论上完全具备在敌方航母打击圈外发动攻击的能力。

然而,如果就此简单地将中国航母舰队的作战模式,归结为“苏联模式的翻版”,那就显得过于片面和草率了。中国航母的发展,更像是取东西方海军建设之长,融会贯通,最终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中国之路”。一个显而易见的区别是,中国航母本身可不像苏联的“载机巡洋舰”那样,在舰岛上堆满了重型反舰导弹。相反,它更注重发挥舰载机的威力,这与美国航母的策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因此,中国航母在航空作业能力上,早已超越当年的苏联航母数倍。看看003型“福建舰”吧,它可是搭载了电磁弹射器这一“国之重器”。

“福建舰”的甲板上,除了性能强悍的歼-35隐身舰载机和歼-15重型舰载机,还能搭载固定翼预警机,以及反潜、电子对抗、救援、运输、通讯中继等多种类型的舰载飞机。这意味着,尽管中国航母主要职责是夺取制空权,但其本身也具备多维度、多用途的攻击能力。

歼-35和歼-15等舰载机可以挂载YJ-91、YJ-83K等反舰导弹,执行精确打击任务。甚至早有歼-15携带4枚YJ-83K反舰导弹从航母起飞的先例。这清晰地表明,中国航母战斗群的打击能力是多元且相互配合的,这并非单纯依赖舰载机,也非纯粹依靠导弹军舰,而是两者有机融合的产物。

三、远洋战略:超越冷战的全面升级

中国航母舰队的诞生伊始,便带着明确的战略意图——走向远洋,实现机动作战。其编队配置,显然经过了更加精心的设计与考量,旨在实现在广阔海域的长期存在和制海权控制。这与苏联时期以“导弹一波流”为核心的作战理念,有着本质的区别。

中国航母战斗群在综合保障能力、自持力、信息化水平、电子作战能力以及反潜作战能力等方面,都设定了更高的标准。

毋庸置疑,中国航母舰队是吸取了东西方海军建设精髓的集大成者。无论是其作战理论还是军事技术水平,都已远远超越了当年苏联的水平。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照搬或模仿任何一种既有的成熟模式,而是在博采众长之后,不断演化出更为全面、灵活和现代化的海上作战体系。

中国航母的崛起,不仅意味着军事力量的跃升,更深刻体现了其海洋战略思想与技术创新的胆识与远见。这是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融合了历史经验与未来愿景的独特发展之路。

最新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