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电竞
CN ∷  EN
产品展示

三大运营商终于动了,这次不是提速,而是“清账”

发布日期:2025-07-29 08:08 点击次数:112

你是不是经常有这种感受:手机费用莫名其妙多了几十块,想查原因却找不到入口;客服热线打了半天,被踢皮球般转来转去;想退掉用不着的套餐,却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道关卡…这些”套路”简直就像打不完的小怪兽,消耗着我们的时间和耐心。但现在,这一切可能真的要改变了!

揭幕

7月21日,一条重磅消息刷爆了通信圈——中国移动率先发布”十项服务承诺”,随后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也不甘示弱,相继公布了各自的整改方案。这次不是例行公事的小修小补,而是一场彻底的”大扫除”。

在工信部的强力推动下,三大运营商终于撕下了”套路”的面具,开始正视多年来积累的服务痛点。这次整改的核心,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让用户看得明白、退得清楚、用得放心。

真相

中国移动的”十项服务承诺”中,有几点特别值得关注:

首先,所有业务必须经过用户本人确认才能开通,彻底告别那种”不知不觉中被订阅”的尴尬局面。记得以前多少次莫名其妙收到扣费短信,打客服电话追问,得到的答案却是”您在某年某月某日点击同意了”?

其次,套餐变更必须在48小时内完成(不涉及合约的情况下)。这意味着,不能再用”系统正在处理中”这种借口来拖延用户的正当需求。

最让人欣喜的是,境外骚扰电话也可以被用户自主屏蔽了。不必再忍受那些半夜三更打来的莫名其妙的国际电话了。

突破

中国联通则把整改重点放在了”减法”上,承诺将大刀阔斧地砍掉复杂冗余的套餐种类。

说实话,谁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打开资费页面,密密麻麻几十种套餐,名字相似得让人头晕眼花,最后选了半天也不知道哪个最适合自己。如今,联通承诺要把套餐分类整理清楚,不再让用户”盲选”。

此外,业务协议中的重要条款将加粗、加黑、单独提示,不再藏在小字条款的角落里。这就好比超市里的商品,价格标签终于从角落里挪到了显眼位置。

规范

中国电信的整改则更注重”规范”二字:

未来所有业务都要先征得用户同意,不能再搞”先开通后告知”的把戏;没有公示的套餐,一律不允许销售,杜绝那些”内部特供”的隐形资费;退订流程也要公开透明,不能再玩”找不到入口”的游戏。

这些措施看似简单,却直击了用户多年来的痛点。想想看,这些本应该是基本的服务准则,却变成了需要特别强调的”承诺”,这本身就说明了问题的严重性。

本质

这次整改不是运营商突然良心发现,而是被现实逼到了墙角。

据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底,全国移动电话用户已超过18亿户,宽带用户也超过6.8亿户。通信服务早已不是什么高科技产品,而是像水电煤一样的基础设施,关系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

而长期以来,资费不透明、诱导开通、退订难、隐藏收费这些问题,已经成为通信行业的”顽疾”,消费者投诉量居高不下。中国消费者协会也明确表态:消费者权益保护不是说说而已,而是企业应该承担的基本责任。

期待

诚然,三大运营商此次集体推出整改方案,可以说是一次迟到但必要的行业自我纠错。但用户更关心的不是承诺写得多漂亮,而是能否真正落实到位。

告知短信有没有收到?退订流程是否顺畅?套餐是不是真的变少了?这一切,都需要时间来检验。

如果说以前通信行业主要比拼的是”价格战”,那么现在更应该比一比”谁的服务更干净”。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用户不仅需要快速稳定的网络,更需要清晰透明的服务。

这一次,三大运营商能否彻底告别”套路依赖症”,实现真正的服务升级?对于消费者来说,这不仅关乎钱包,更关乎尊严。毕竟,透明公正的服务,本就应该是基本权利,而不是什么特殊恩惠。让我们拭目以待,这场”清账风暴”能否真正刮走通信行业多年积累的”套路灰尘”,迎来一个更加阳光透明的服务新时代。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或其他专业建议。文中提到的运营商服务变更政策以官方公告为准。读者在做出任何决策前,应自行核实相关信息的准确性。对于因使用本文信息而产生的任何损失,本文及作者不承担任何责任。

最新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