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二十五年,大明皇长孙西域归来,搅动朝堂风云!
嘿,哥们!这本书简直就是男频界的隐藏宝藏,读起来那叫一个过瘾!从开篇就让你肾上腺素飙升,剧情紧凑得让人喘不过气,但又忍不住一口气啃完。主角的每一步成长都像是为你量身定制的逆袭剧本,热血与智慧并存,看得我直呼过瘾!别等了,错过这本,你的书架可就少了一份不可多得的精彩!赶紧翻开,咱们一起爽翻天!
《大明皇长孙!》 作者:执笔见春秋
第一章:八百里加急
洪武二十五年,四月二十八日。
北平,燕王府,晴。
朱英看着面前的朱棣,一时间不由有些唏嘘。
来到这大明初已然有十年之久,谁能想到他竟然可以坐在永乐大帝的面前侃侃而谈。
“和本王合作了这么久,本王当然信得过你,其中的细节问题,你便和三宝商量着来吧。”
朱棣看着朱英,面带笑意的说道,神情上看上去比较温和。
“谢过燕王殿下,那我便先告退了。”朱英笑着说道,即使面对朱棣,他也依然不卑不亢。
朱英起身后,向朱棣,还有在朱棣旁边道衍大师姚广孝示意后离开。
朱棣所说的三宝,便是后来的郑和,现在还未被赐‘郑’姓,本名马和。
三宝随之跟上,向朱棣微微躬身后,便和朱英一同离开,商量交易的细节。
见两人身影消失不见后,朱棣这才对着姚广孝感叹道:“便是见了多次,本王每次见着都感觉极为不可思议。”
“这天底下竟是有如此般相象的二人。”
“若不是本王明知大哥未曾在外有任何风流事,都会认为这必然是我大哥在外的私生子。”
姚广孝闻言,也有些感慨:“贫僧当时第一回见着,便是惊为天人,后来仔细查探,这才确定此子与太子殿下毫无半点干系。”
朱棣听到这话,有些沉默,片刻后才沉声说道:“这件事情,必须得再三确认。”
“此子年岁,与我那早夭的侄儿相近,大师可要仔细清楚了。”
朱棣自然也派人仔细查探过,得到消息和姚广孝一般无二。
只是他心中总有一种不安,主要是朱英不仅是模样上有七分相似,更为主要是,便是那儒雅的气质,都和大哥朱标极为类似。
而朱英此人,不过一小小商贾,这读书人的气质可不是一个商人可以有的。
这任谁见了朱标和朱英,说这两人毫无关系,自己都不可能相信。
“殿下放心,此事虽比较久远,但经过贫僧数月查探,足可确保此子底细清楚。”
“此子洪武五年生,比之殿下侄儿要早上两岁,其父母虽已过世多年,但村中老家对他人人皆知。”
“那些个乡野村夫,还没这个能力编造出如此谎言。”
姚广孝说完后,又接着感叹道:“却是此子生不逢时,如此聪慧伶俐,却投生于一商人之家。”
“若非如此,想必中个举人绝非难事,假若有幸能进殿试,被陛下瞧见,便是凭借着这脸蛋,状元定是不在话下。”
“便是太子殿下,也会对此子喜爱有加。”
朱棣听完后,并没有直接回应,而是陷入沉思之中。
良久,这才开口说道:“想尽一切办法,不能让此子离开北平。”
“更是不能让此子前往京师,若是京师来人,不能被其瞧见。”
朱棣的声音极为平淡,但姚广孝却能感受到其中隐藏的信息。
面对燕王这个态度,姚广孝很是欣慰。
三月前,他于访市中初见朱英,便是想方设法与之交好,而后联络燕王朱棣。
以贸易之名,和朱英进行大肆合作,将其拖延在北平地界。
“此子日后,当有大用。”
姚广孝平静的说道。
朱棣轻轻点头予以认可。
............
“朱公子尽管放心,你这雪花盐如此晶莹,毫无涩味,现在又得殿下支持,在这北平必然畅通无阻。”
马三宝客气的对朱英说道。
对于朱英,马三宝也是很有好感,他只是一个阉人,少不得受到一些异样的眼光。
而在朱英的眼里,他却感受到了一种平等对待的尊重。
那不是因为他的身份,表面上的奉承,是实实在在把他当个真正的男人看待。
“我只不过是个牵线搭桥的罢了,和那些番外商人打交道久了,也算是得其信任。”朱英笑着说道。
盐铁都是官方专卖,朱英再强也是不可能把雪花盐拿出来自己卖。
唯一的办法便是通过进口的模式,以番商的名义卖给大明官府,获取利益。
“倒是这量,委实有些少了,还请朱公子告知那些番商,看在份额上面,能不能多供给点。”
“我北平如此多人,这点雪花盐,殿下都不知如何分配。”
“如果朱公子能办成此事,价格上面的事情,好商量。”
马三宝说道,这雪花盐一经出世,便是遭北平各勋贵疯抢,而朱英每次带来的量,不过区区百余斤。
这百余斤雪花盐,若是只供燕王府完全绰绰有余,但是供给整个北平的达官贵人,就有些捉襟见肘了。
这雪花盐分配的事情,只能燕王府安排,而马三宝便是主要负责人。
每次面对那些吵吵嚷嚷的贵人仆从,马三宝就感觉自己头疼不已。
这其中的一些细节,可是关乎到燕王殿下的名声。
在不影响燕王府的供给后,剩下的哪家多,哪家少,其中的门道,可是大有讲究。
“我尽量吧,只是这雪花盐精贵,产量稀少,加之边塞盗匪横行,能有百余斤送达北平,已然是件不易之事了。”
朱英面带唏嘘感叹,眼神中闪烁着回忆,似乎想起这其中的运盐的艰辛往事。
然而实际上,这雪花盐本就是朱英根据后世之法制成,要多少有多少。
只是在工艺处理上的手法不同,把井盐经过二次加工,便能得来这雪花盐。
不过大明管制私盐,朱英研究一番后,便是搞了一批番商作为手下,制盐地区也搞在大明境外。
这般一来,只能算是进口,哪怕大明官商再是眼红,也拿他没有办法。
只不过这贩盐中的血雨腥风,却是不足为外人道也。
“好吧,那就多多劳烦朱公子了。”
马三宝无奈的说道。
燕王当然派人去查探过这雪花盐的源头,只是那股番商行踪十分隐秘,且似乎有一股极强的暗中势力保护此事。
派去的多股探子,有不少都消失在茫茫草原之上。
打听不到来源,便是大军出动都毫无办法。
正是此时,街道尽头传来马蹄奔腾声。
只见远处有一人骑马狂奔于主道中央,同时口中暴喝:
“八百里加急,挡我者死!!!”
第二章:姚广孝狂喜
“朱公子,我先走了。”马三宝看这方向,正是朝燕王府而去,显然是有什么大事发生。
说完后,也不等朱英回应,直接大步离开。
“会是什么事情呢,不会是......”
朱英心中,隐约有一种猜测,洪武二十五年,原历史能够发生的大事,也就只有这件了。
“倒是有些可惜了。”朱英感叹道。
朱英往回走着没多久,便有一位身材魁梧的老汉走了过来,老汉的面容有着饱经风霜的感觉。
咋一看有些老态,约莫五十多岁的年岁,实则朱英知道,只有四十多。
“东家,雪花盐那边,已经全部交付了。”老汉沉声说道,只是在语调上,和汉话有些差异。
“张伯你做事,我放心,待会去打听一下,看能不能知道八百里加急到底出了什么事情。”
朱英点点头,随口说道。
猜测归猜测,总归还是确认比较好。
“是,东家。”
张伯说完,便紧紧跟随在朱英身后。
其一米八出头的身高,加上这魁梧的身材,让旁人见之,都有却而避开。
张伯看似和大明人区别不大,实则却是女真人。
只是跟后世的满清,目前来说并无太大的关系,算是金国遗民。
蒙元统治中原的时候,女真人的日子可不好过,直到朱元璋建立大明,无种族区分后,这才能够勉强度日。
现如今的女真一族,主要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东海女真三大部。
张伯便是东海女真,俗称野人女真。
朱英穿越之初,附带签到系统。
第一次签到便是一包卫生纸,这也不错。
签到十年,一些体质,力量,敏捷的加成还是不少。
甚至还有瓜子花生这等零食解馋,真是贴心。
只是他最想要的火器图纸,火药配方这些,却是一无所获。
不过他能够震慑手下这些杀才,便是因为有着强大的个人武力。
在西域边境及草原地带行走,遇到的可没有什么良善,能够建立偌大基业。
掌控雪花盐这等利益杀器,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搞定的。
张伯身后连带着的一批女真部族,是朱英能够行走各地的关键。
当然朱英手下,也不仅仅是东海女真这一部分,还有蒙人,色目人,大明人,高丽人等等。
一些活不下去,或者被朱英征服的小型势力,形成如今的大杂烩。
在朱英这里,不分种族,人人平等,只有一个身份,群英商会麾下成员。
“我的路引,还没有办下来么。”走了几步,朱英皱眉问道。
他在这里已经一个月了,商会车队所附带的货物,基本上都销售完毕。
雪花盐这块,也在姚广孝的介绍下,和燕王朱棣搭上线,日后销路不愁。
本来朱英早该离开,可是这北平府衙,却是卡着他的路引不放,迟迟不给办理。
询问了数次,总是以各种理由搪塞,也就是他的,其他手下的都没问题。
“东家,那府衙里官员最近连面都不露,真是该死,拿了咱们这么多好处,现在办个这事都不能成。”
张伯说完,微微迟疑下又说道:“东家,我感觉这件事情,定是有幕后之人操纵。”
朱英闻言,面无表情的说道:“行了,我知道了,此事你还需每天去那府衙跟上,我倒是看他能拖延多久。”
“是,东家。”
朱英转头看了一眼燕王府方向,他当然能猜出能够压制北平府衙的人,除了燕王便无他人。
只是这燕王强行把他留在北平城里,到底有什么意义?
便是眼热自己手中的雪花盐,更应该放自己离开,而后派人跟踪才是。
这让朱英感觉到有些奇怪。
“不管你有何目的,若是想动我,也不是这般简单的。”
朱英可不惧怕燕王朱棣,以他的个人武力,趁着夜色,冲出这城门不难,而后手下接应。
只需离了这北平城,便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到了草原上,朱棣想要抓到他,可就没这么简单了。
只是最近朱棣隔三差五就约他到府上吃宴,态度热情。
从情感上来说,除了不让他离开,却是没有其他的动作,这才让朱英极为疑惑。
没有强行离开,也是朱英不想背上冲击城门,被通缉的罪名。
虽说大明商人地位低下,但在这大明边疆,天高皇帝远的,可没这么多讲究,他还是活得很是滋润。
与此同时,
燕王府内。
“什么!!!我大哥薨了?你安敢欺本王!”
燕王朱棣,一把抓住之前报信驿卒胸襟,犹如一头发怒的狂狮,厉声喝问道。
“小人不敢欺瞒燕王殿下,太子殿下于三日前病逝,陛下发八百里加急,召诸位殿下回京吊唁。”
那被抓住的驿卒,本来就气喘吁吁,又被燕王朱棣这么一吓,整个人都哆嗦了起来。
燕王朱棣确认后,松开驿卒,悲从中来,泪如泉涌,神色哀痛,不由嚎啕大哭:
“大哥啊!我的大哥,你怎么就抛下弟弟们,这般就去了呢。”
声色之悲切,旁人听到都有一种极为伤感的情绪。
这倒不是朱棣在演戏,而是朱标的去世对朱棣的打击确实很大。
朱棣的童年充满阴影,因为早产的缘故导致身体特别虚弱,刚生下来的朱棣,也不受到朱元璋的待见。
因为朱元璋忙于征战,一直到七岁前,朱棣连自己的名字都没有,朱元璋也几乎从不见他,哪怕见到,也当其不存在。
他童年唯一的寄托,或许就是自己的大哥朱标了。
朱标仁慈宽厚,性格纯良,对于弟弟们都疼爱有加,这也是朱棣童年唯一美好的记忆了。
哪怕长大后,朱元璋训斥诸王的时候,朱标也会帮衬着。
或许最早的时候,朱棣对大哥朱标独享父亲的宠爱,还有一些怨言,到了后面,却是真心实意的佩服大哥了。
在整个皇宫诸多兄弟见,唯有大哥朱标在朱棣心中的地位最重,便是连一同长大的胞弟朱橚,也比不过。
一旁的姚广孝,听到这个消息,只是低着头。
看似悲伤,实则眼眸中闪过一丝明显的狂喜。
第三章:朱棣暗子
朱棣想当皇帝,梦里。
他也是人,自然也渴望过那个位置。
但是他清楚的知道,大哥在,这丝妄想只能掩埋在心底里。
也就偶尔做个梦这样子。
只是哪怕他隐藏得再深,也被有心人看了出来,此人便是现在的庆寿寺主持,姚广孝。
洪武十五年,马皇后病逝,朱元璋从民间挑选高僧随侍诸王,诵经祈福。
当时,姚广孝得到僧录司左善世宗泐的举荐,成功陪侍朱棣。
“你为何要特意找本王?”朱棣当时有些好奇的问道。
“贫僧有大礼相送。”姚广孝平静的回道。
“你一个僧人有什么能送给本王的。”朱棣笑着说道,并未太过在意,金银财宝他不缺,作为燕王,也算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殿下若选我,来日贫僧愿送一顶白帽子给殿下。”姚广孝幽幽的说道。
朱棣闻言,心神惊骇,面色大变,就欲发怒。
然而对上姚广孝那深邃的眸子,所有的话似乎都卡在了喉咙里。
最后只是低声道:“随我一同吧。”
朱棣虽然读书少,但王上加白是什么个意思,还是很清楚的。
哪怕知道姚广孝能说出这等话来,绝对不是个正经和尚,朱棣依旧将他带回了北平,封为庆寿寺的主持。
到底怎么想的,或许也只有朱棣自己才能知道了。
“通知世子,随我去京师吊唁。”
驿卒走后,朱棣过了许久才缓过来,而后就下令道。
太子薨这等大事,自然是耽搁不得,今日天色已晚,明日大早,朱棣就要出发。
“是,殿下。”马三宝闻言,立即去寻找世子朱高炽。
待旁人走开后,姚广孝见朱棣神色恢复,便走到朱棣面前附耳道:
“殿下,这是天赐良机啊。”
朱棣闻言,皱眉看向姚广孝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姚广孝也不怕说出什么大逆不道的话来,直接挑明道:
“太子薨去,陛下自然要从诸多皇子皇孙中再挑选一人继承大位。”
“贫僧看来,以陛下的脾性,从皇孙中挑选的可能性最大。”
“以朱英此子的长相气质,若是出现在京师城里,或是被陛下看见。定会被认为是早夭的长孙。”
“如此一来,殿下就有了机会。”
姚广孝的话,意思非常明确,便是想趁此机会,把朱英带到京师里,甚至安排一场和朱元璋的偶遇。
一旦朱英被认定为曾经的皇长孙朱雄英,那么极有可能被定下继承人。
朱英的身份,朱棣和姚广孝自然是知道的。
朱元璋的年岁也有六十多,在大明这个年代,都属于高寿了。
当然,到时候若真是能把朱英推上皇位,必然也是一场腥风血雨。
不过这些,姚广孝在乎吗?
他在乎的,只是局势能不能更加混乱罢了。
唯有混乱的局势,他才有发挥出抱负的可能。
“为何你认为,父皇不会选我。”
朱棣有些自傲的说道,同时眼底深处散发出一股凶戾气息。
显然皇帝位让他有些暴躁了,毕竟这是他日思夜想的可能。
如今终于看到梦想成真的希望,姚广孝却来打破,朱棣忍不住就有股暴虐感。
他为燕王,从小自战乱军营中长大,幼时就表现出了优异的军事天赋。
洪武三年,朱棣十岁,受封燕王。
洪武九年,朱棣迎娶大明第一功臣,位列开国‘六王’之首,名将徐达之女徐氏为妻。
洪武十三年,虚岁二十一的朱棣就藩燕京北平。
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以故元丞相咬住、太尉乃儿不花、知院阿鲁帖木儿等屡为边患,命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分兵两路,再次对北元进攻作战。
此次出征以颍国公傅友德为征虏前将军,南雄侯赵庸、怀远侯曹兴为左右副将军,定远侯王弼、全宁侯孙恪为左右参将,督兵从征。
敕王弼率山西兵听晋王节制,其余均听燕王朱棣节制。
三十岁的朱棣,成为大军主帅。
朱棣被封藩地北平,乃是前朝大都,朱棣作为朱元璋第四子,信任是不用说的。
十年北平,名将傅友德、冯胜、蓝玉都曾经以北平为出发点,征伐北元。
对于朱棣来说,这些名将,就是他心中的崇拜者,每次的战役,朱棣都向他们虚心学习,面对燕王的请教,诸多名将也是倾囊相授。
这次远征,最难的不是击溃敌人,而是找到敌人。
大明兵力雄厚,有碾压之势,可蒙古腹地气候恶劣,又极为广阔,若是贸然进去,久而久之,便有大危。
朱棣咬牙冒险进入,他知道这次对他而言极为重要,只能放手一搏。
如同曾经的蓝玉捕鱼儿海般,朱棣经过一番磨难后,终于找到北元残军。
而后燕王朱棣不费一兵一卒,招降了乃儿不花。
而晋王朱棡,打仗凶猛,却怕损失过大,不敢深入蒙古腹地。
如此一来,更加显得朱棣的战功卓越。
就现在的情况,在朱棣看来,只要父皇公平选择,他的竞争力就是最强的。
朱允熥,朱允炆,不过是两个乳臭未干小屁孩。
朱棣纵观所有兄弟,二哥朱樉荒淫无度,三哥晋王朱棡就更不用说了,前两年才被自己被比下去,早就成了陪衬。
五弟周定王朱橚,是朱棣的胞弟,能力不说,按位置算也轮不到他。
如此看来,这皇帝位,舍我其谁!
姚广孝看着朱棣极为自信的面容,也没必要去泼上一盆冷水,自讨不快。
便说道:“殿下目前优势极大,可陛下的心思,谁也猜不透,以贫僧看,不若将朱英置于京师,也算是一枚暗子。”
“一切顺利自然极好,若有什么差池也不至于手忙脚乱。”
朱棣闻言,眼中的戾气消散,闪过深思神色。
对于姚广孝此话,他觉得还是很有道理。
便如狡兔三窟,父皇怎么想的,他也不敢确定。
皇帝位太大了,留下一手暗子极为必要。
想到这里,朱棣便唤来侍卫。
“传本王令,着商人朱英备好行囊,于明日清晨随本王一同出发,南下京师吊唁。”
第四章:眼力
侍卫领命而去,姚广孝却露出深思的神色。
“怎么,难道你认为他会拒绝?”燕王朱棣见此,不由问道。
姚广孝微微沉吟片刻后,说道:“此子看似温和儒雅,实则能够将如此之多的野人女真镇压得服服帖帖,可见并非柔弱书生。”
“在草原上讨生活的,只有狼和雄鹰,绵羊只是他们的猎物。”
“朱英在贫僧看来,便是披着羊皮的狼。”
姚广孝没有直接回答燕王朱棣的话,反而说的似乎和朱棣的问题有些不相干。
朱棣并没有因此发怒,他听懂了姚广孝话中的意思。
以朱英的凶性,如若真的不肯一同去京师,非得逃跑的话,自然是得不偿失的。
想了下,朱棣说道:“这北平由本王大军镇压,如若不知道也就罢了,现在知道,他已经没有机会可以逃出去了。”
对于朱英手下那几十人,朱棣当然清楚,大半都是野人女真,凶猛悍勇,毫无畏死之心。
如果半夜出逃的话,城门口的士兵,还真不见得能挡住他们。
但是现在有了防备,那自然一切都不相同了。
“可是殿下,这只是下策,如若想要朱英为我们所用,强迫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以他的聪慧,如若产生恶意。”
“对于日后的布局,反而却是不妙。”姚广孝分析说道,在看人这块,他足可以说是大师级别,本就是靠这个本事吃饭。
像朱英这样的人,他这辈子见过的不超过五个,不管身处何种身份地位,都是人中龙凤,沙土不能掩盖其闪耀的光辉。
“那你说如何做,才能让他自愿跟我们去京师,早前本王拖延他的路引,想必已经被他察觉。”
“现在又带他去京师,我怕此子想法甚多。这小子性格谨慎,简直不像个二十岁的娃,一点贪婪之心都没有,纯粹的见好就收。”
“哪怕有一丁点不对,都是想着迅速远离,本王之前只是派人试探,他竟是连带来的雪花盐都不想要了。”
说道这里,燕王朱棣都有些无奈,在朱英刚刚出现的时候,带着几十个手下,尤为惹眼,他便暗中派人试探过。
想到朱英次日就去找北平府衙开路引,想要趁他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就开溜。
如果不是自己恰好有事在北平府衙撞上了,恐怕这小子丢下百余斤雪花盐,直接就消失,再也不过来了。
对于朱英,朱棣感觉就像个刺猬一样不好下手,稍稍一些风吹草动,朱英都异常的敏觉。
“我看不若让大王子前去。”犹豫了一下,姚广孝还是说道。
“他?为什么让他去?”
听到这话,朱棣反问了一句。
姚广孝所说的大王子,自然就是朱高炽了,不过现在的朱高炽还只有十五岁,虽是嫡长子,但目前来说并不得朱棣宠爱。
首先是肥胖,年仅十四岁的朱高炽,现在已然是个大胖子了。整个人胖得都有些厉害。
也不是因为懒或食量大,这些在朱棣面前没有任何意义。
作为一个在军营中长大的燕王,自然不可能让儿子如此。
只不过朱棣也很无奈,他这个长子,真就是连喝水都胖。
曾经有段时间,朱棣让其控制饮食,一段时间后发现,并没有任何用处,还是在缓慢的长胖。
而且由于吃食过少,还导致身体异常的虚弱,哪怕京师太医院对此也没丝毫办法,只能长期吃药抑制。
所谓虎父犬子,自己是头老虎,生出来的儿子却是个病猫,这让朱棣怎么喜欢。
相比较下,小了两岁的嫡次子,此刻就已经有了勇武的体现,很是得朱棣的喜爱。
“大王子喜静不喜动,酷爱读书,性格柔和。早前贫僧曾见朱英与大王子很是投机,想必大王子前去的话,可能更加容易说服朱英。”
姚广孝说道,现在的朱高炽十五岁,没有极冠,在朱元璋没有赐封前,并不能被称为世子。
听到喜静不喜动这句,朱棣有些不愉,那意思很是明显,他还能动咋样?
不过现在能去的,也就只有老大了,老二的性格朱棣了解,少许有些莽撞,很容易办坏事。
“那便让老大去试试吧,本王另行安排人手对暗中严管,必不可让其逃离。”
燕王的语气有些无奈,不过到了后面说道朱英的时候,就有些凛然了。
朱英的存在,可是关乎到皇位的争夺,由不得半点意外。
........
“安排人手,收拾细软,我等今日连夜出城。”某院屋子里,朱英对着数位手下吩咐道。
“东家,这般一来,咱们非但没得赚,甚至可能会亏呢。”有一名高丽手下对着朱英说道。
“我听东家的,东家既然安排了,就说明肯定有事情。”另一名蒙古族手下,马上附和道。
“这不是跟你们商量,是命令,现在立即回去,把人都通知好了,三更天的时候,聚众强离。”
朱英沉声说道,眼神微微眯起看向众人,声音中带着一股子森然。
早前说话的高丽人,嘴唇紧闭,再也不敢开口了。
这个时候的东家,最是让人害怕。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屋外门敲响。
朱英微微皱眉,道:“进来。”
一名护卫进来后立即低声说道:“东家,门外来了个自称燕王府侍卫的人,说是有燕王口信带给东家。”
朱英闻言后,却是轻轻叹息:“果然是瞒不过这姚广孝。”
这才不到两个时辰,朱棣的侍卫就过来了,朱英敢打赌,这人绝对是姚广孝暗中撺掇,朱棣可没这么快的反应速度。
朱英走到院子里,一名身穿燕王府,侍卫服饰的人已经是在院中等候。
看到朱英过来,连忙走上来说道:“朱公子,殿下传来口信,让你早些收拾行囊,一同南下京师吊唁。”
听到这话,朱英脸上带着笑意说道:“感谢燕王殿下能给予我这等机会,便是请带信回去,明日清晨我必准备到达。”
那侍卫点点头,便回去复命去了。
“东家,你这可真是神了,刚说完燕王就派人传信来。”
“便是如此也无须纠结什么,召集小的们,直接破城而出便是。”
“他们必然没有防备。我等以逸待劳,想要出城简单至极。”
早前说话的蒙古汉子开口说道。
“不用多想,出不去了。燕王都派人来传信,便是现在我们已经被暗中监管了。”朱英肯定的说道。
(点击下方免费阅读)
关注小编,每天有推荐,量大不愁书荒,品质也有保障, 如果大家有想要分享的好书,也可以在评论给我们留言,让我们共享好书!
-
2025-07-10民国时期中国知识分子对南极洲的认知是怎样的?
-
2025-07-10洪武二十五年,大明皇长孙西域归来,搅动朝堂风云!
-
2025-07-10他玩转民国朋友圈,被高度怀疑为穿越者,曾预言:毛泽东能救中国
-
2025-07-10N刷不腻的都市超能实力神作合集,速速入坑,不然你要后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