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电竞
CN ∷  EN
产品展示

三季度基金收益强势翻倍!AI与创新药成制胜关键,港股迎集体狂欢

发布日期:2025-10-10 20:54 点击次数:191

今年三季度,和港股市场上演了一场“翻盘大戏”。过去半年,在全球经济复苏充满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市场似乎找到了一股清风,不少基金收益率强势翻倍,尤其是重仓AI和创新药的基金更像坐上了“高铁”,一路狂飙。不少投资者表示,这不仅仅是一次的行情,更是一场关于板块策略的制胜课堂。

先来看看最引人注目的主动权益基金,这些“选股型”选手表现可谓喜人。截至9月26日,31只基金收益率实现翻倍,算术平均收益率更是达到了30.32%,比大多数小伙伴的定存收益高出不止一个数量级!其中,永赢科技智选A直接创下了189.58%的骄人战绩,这表现就像基金经理一早躲在了AI的“风口上”。从季报分析可见,该基金精准调仓,将重点投向电子和通信板块,特别加码AI概念股。龙头企业中际旭创、新易盛撑起了净值的半边天,这波操作确实值得点赞。

当然,表现逆天的选手不止永赢科技智选A。中欧数字经济A、中航机遇领航A、红土创新新兴产业等基金同样赚得盆满钵满,但未能撼动“领头羊”的地位。AI概念、电子板块仍是这些基金的配仓核心。然而,基金排名的头部效应也格外明显,第一名与第五名之间的收益率差距高达50%以上,可见“配置精准度”是决定基金净值的关键砝码。

不过,并非所有跑场的基金都能取得“好成绩”。有些基金经理押错了赛道,导致部分产品排名垫底。广发旗下多只基金收益率告负,比如价值优势、内需增长A等产品跌幅超过10%,主要因配置了银行和非银金融等相对疲软的领域。或许银行板块现金流稳定,但在市场追逐高成长、高弹性行业时,这类“稳重派”显得有些落寞。

被动指数基金的战场同样热闹非凡,今年以来几乎98%的指数基金实现了正收益,这简直是基金市场的“集体狂欢”。最亮眼的非港股通创新药ETF莫属,收益率直破100%。这背后的逻辑其实不复杂:香港市场的创新药公司在经历了早期研发周期后进入商业化收获期,而国内投资者恰好嗅到了这份甜香。对于生物医药板块的偏爱,也让药明生物、百济神州等企业成为了指数基金的“C位选手”。

然而,另一边的能源、食品饮料板块就没那么幸运了。关注煤炭、白酒等方向的指数基金收益跑偏,反而在账面上出现了负增长。万家中证港股通创新药ETF的持仓对比鹏华中证酒ETF,俨然就是“学霸”和“学渣”之间的一场成绩单比拼。如果追求短线收益,这样的差距足以让投资者感到“心如刀割”。

QDII基金则展现了国际市场的联动魅力,特别是投向港股创新药、科技领域的QDII基金,像是成功搭上了全球医药产业升级的顺风车。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更是以152.25%的收益率摘得QDII基金的桂冠。从投资策略来看,这类基金的亮点在于精准的重仓布局,兼顾和港股市场的双向潜力,港股里的信达生物、美股里的跨国药企,成了这些基金净值增长的“神枪手”。

不过,值得投资者留意的是,这波行情背后并非高枕无忧。究其根本,更多的风口或来自市场的预期与主题炒作,而非企业业绩的本质提升。AI概念股固然当红炸子鸡,但“鸡汤熬得再香,也得放几块肉”才能持续供给营养。当前,市场的热点轮动速度很快,从AI到创新药,再到消费升级,留给投资者的反应时间并不充足。未来谁能守住利润,避免被市场反噬,则需要更多耐心与智慧。

当我们坐在屏幕前,看着这些数字翻转时,难道不该问自己:下一个风吹来的方向在哪?AI是起点还是泡沫终章?如果投资仅凭追逐风口,那我们又如何在热点冷却时,全身而退?这些问题的真正答案,或许留给每一个投资者自己去解读。

最新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