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电竞
CN ∷  EN
产品展示

1122亿!中国“九零后”新贵的创业历程:起步三万,结局令人难料

发布日期:2025-11-21 12:38 点击次数:74

34岁那会儿,抱着一台相机和一股不服输的劲,搞起了一家那些没人注意的小创业公司,结果竟然把它变成了市值1122亿的科技独角兽。

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他手握300亿身家,完全甩开喜茶的聂云宸、霸王茶姬的张俊杰,成为中国90后第一富。

这并不是什么拼命一搏的豪赌,也不像那些出身豪门的“戏剧人生”,他的起点,只是个普通的广东家庭,手里也只有不足30万的本金。

他叫刘靖康,许多人都说他“像极了中国版扎克伯格”,但说到底,他更像一个深夜里拧螺丝、不服输的技术狂人。

谁能想到,这一段从无到有,直奔1122亿的奔跑,仅仅花了十年时间。

“电脑痴汉”:一个不听话的孩子

刘靖康出生在1991年,家乡是广东梅州,后来在中山长大。

家庭条件一般,父母经营一些小买卖,算不上富裕豪华。但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孩子,从小就不按常规出牌。

别的孩子都沉迷在打游戏里,他却想着自己来开发游戏。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他第一次碰到电脑,立马就爱不释手了,搞的不是学怎么玩,而是琢磨怎么自己“做东西”。

小学五年级那会儿,他自己琢磨着建网站,完全靠自学。到了初中,就开始玩起了编程,到了高中,胆子也大了,偷偷把电脑带进宿舍,就为了泡在技术论坛里,研究着怎么让电脑“会说话”。

有一次,他搞出个能用摄像头在地图上“虚拟走路”的功能,没想到一不留神就拿了全国大奖,结果高考直接多了20分。

2010年,他进了南京大学软件学院,终于遇到了一帮“同行”。但他还是那个“不安分”的少年,喜欢搞事情,热衷技术,也爱迎难而上。

真正让他一夜爆红的,是一次“听音识人”的操作:

有一次电视采访里,他靠几下电话拨号的声音,竟然“听”出是360公司创始人周鸿祎的手机号。

那会儿整个网络都炸了,圈内高手们纷纷转发,炸成一片热议的场面。

这个刚出头的大学生啊,简直就像一部科幻片里的男主角,不光脑袋灵光,还特别爱冒险,没有束缚。

他也是因此差点出事,有次在博客上吐槽学校系统的安全问题,差点被学校给开了除。

那一瞬间,他才猛然领悟,技术可不是用来炒作的,而是地拿来真正“干活”的。

开局30万,吃尽现实的“闭门羹”

刘靖康心底里真正想追求的,还是创业这条路。

在大学那会儿,他曾经搞过直播项目,为高校举行线上开学典礼和讲座直播,累计做了200多场。

虽然播放量挺可观的,但赚不到钱,他才明白:“光有技术没有商业头脑,是行不通的。”

2014年,他刚从大学毕业,决心奋勇一拼。父亲不太赞成,觉得搞技术创业太飘了,不太靠谱。

最终,父子俩商量好了:他拿出15万帮你试试,要是一年下来还没啥起色,就得乖乖去找份工作。

就这样,刘靖康带着自己攒的十几万,加上父亲借的15万,总共不到30万,踏上了创业这条路。

他并不是一开始就盯上相机,而是靠几次偶然机会“撞”出了方向:

有次偶然遇到Google纸板VR眼镜;还有一次刚好看到澳洲上空的360度航拍视频;再碰巧他就在琢磨:能不能弄出一台随时拍、立刻看的“全景相机”。

这事儿越琢磨越激动,他立马叫上几个伙计,租了个小办公室,把公司定名为“Insta360”,中文叫“影石创新”。

那会儿他们连个像样的商业计划书都没有,没想到凭借刘靖康这“技术怪胎”的名气,竟然还成功吸引了IDG资本的天使投资。

拿到钱也不过是开始,接下来才是真正的“磨难”刚刚拉开序幕。

那会儿公司还在南京,可他们很快就意识到,搞相机可不是在办公室里敲敲代码那么简单,而是天天跟螺丝刀、机器、模具打交道。

好多零件都是得跑深圳弄的,人才也都在深圳,工厂也是在深圳。

刘靖康咬紧牙关,把整个公司迁到了深圳。

那次,他这个爱写代码的极客,第一次亲子碰触电路板;第一次跑去工厂谈价格,结果被当场怼回去;第一次提出设计方案,就被老工人骂“你这是不懂硬件”。

一代产品因为镜头晃来晃去的事,整个都给召回了,亏得一塌糊涂,赔得挺惨。

公司账面上已经空了,产品也没卖出去,团队的士气都快散了。他说,那时候每天只睡三个小时,“做不出来,公司就完了”。

没有退路了,只能硬抗到底。他带着工程师每天泡在工厂里,亲自拧螺丝、测试电路板,直到在2016年,他们终于开发出了一款革命性的产品:Nano全景相机。

只要插在手机上,就能随意拍照,拍完还可以直接分享到各大社交平台。产品一上市,立马在全球引起轰动。

苹果的联合创始人都说这款产品“太牛了”,订单瞬间激增,公司也迎来了首次盈利。

经过两年的创业,刘靖康终于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技术狂人,越战越勇

熬过最艰难的时期之后,接下来的几年里,影石简直像开挂了一样。

他们不停地推陈出新,推出了X系列、ONE系列、GO系列、Ace系列……每一个都卖得特别火爆。

尤其那个“隐形自拍杆”,拍出来的效果就像空气中有个摄影师在跟着你,瞬间在社交圈里炸开了。

刘靖康把技术玩出了魔法,也把影石创新推上了世界之巅:

连续六年来,这款全景相机一直居于全球销售榜首,市场份额超过八成。

海外市场一直占据70%以上的份额,火遍了美国、日本和欧洲,就连YouTube博主和Instagram红人也都在用他们家的东西。

2025年6月11日,影石创新在科创板成功上市,开盘时就飙升超过270%。

刘靖康没有用传统的锣槌敲钟,反而用自己手里的相机当“锤子”,这样一敲,展现了中国90后科技人的独特态度。

那次,他成了中国A股里第一个用“创始人”身份敲钟的90后科技创业者,就在那一瞬间,他的身家直冲300亿,稳居“90后首富”的宝座。

但他心里可没就这么罢休。

不结婚的技术男,员工是他最看重的人

有人觉得他是“技术直男”,有人称他是“工作狂”,但内行人都知道,他其实是真把公司当成“老婆”在宠着。

他挺在意员工的发展,也舍得花钱帮忙。

发奖金走程序算正常,但他总爱大手一挥,花钱挺随意。

他可真够大方的,什么iPhone、茅台、金条、汽车、奖金,全都送过了。

公司铺开了个“减肥奖励”项目,员工每减掉1斤就能拿到500元,反弹了还得罚钱。为了这个方案,公司已经砸了上百万。

员工们都说,他既是老板,也是技术合伙人,还是“公司里最善于鼓舞士气的人”。

不过,刘靖康对产品可一点不手软,常常果断决定把那些不够完美的项目打点掉,宁愿赔上几百万,甚至上千万。

他说:“产品做得不行的话,我宁愿不推出。”

那股死磕到底的劲头,他成功的最关键底子,绝对少不了。

市值千亿,也有烦恼

上市之后,影石的市值一路飞涨,从700亿飙到1200亿,就用了一些月的时间。

但数字的光鲜背后,其实也有隐忧:

刘靖康早就察觉到这些迹象,所以他带领公司进军无人机行业,还打算研发软件、开展AI剪辑,打造生态圈,想摆脱对单一硬件的束缚。

偏偏就在这个时候,大疆也踏入了全景相机的领域。

一边是无人机界的老大,一边是全景相机的领先者,到了2025年,两家开始在各自的地盘里拼个你死我活。

影石冲进了无人机行业;大疆则闯入了全景相机市场。

这可是一场没有硝烟的较量,也是对影石能否再创佳绩的真刀真枪的考验。

写在最后:一代技术人的突围

刘靖康这十年,见证了一个广东男孩变身成科创板首位90后掌门人,从在地下室拧螺丝,到在资本市场敲钟,真是一路奔跑的马拉松比赛。

有人说,他能成功多半是靠“运气不错”,不过,大家真正看到的,还是他每次熬夜精心打磨产品时那坚毅的眼神,以及面对一次次拒绝仍然坚持不放弃的那份倔强。

他可不是天生就赢,而是踩着一个个坑,一点点往上爬上去的。

他用技术、耐心,还有对细节的固执,一点点拼出属于自己的足球世界。

上亿的资产,也不过是个阶段性的成果罢了。

他心里的目标,是打造中国最酷的智能影像企业,甚至想冲击一下全球硬件巨头的地位。

而这条路,也才刚刚迈出第一步。

最新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