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电竞
CN ∷  EN
新闻动态

西方盟友集体背叛美国?巴以冲突出现新转机

发布日期:2025-08-08 11:53 点击次数:74

说起巴以冲突,这事儿真是没完没了。就在大家以为局势还是老样子的时候,8月3日伊朗突然跳出来搞了个大动作,把这潭浑水搅得更浑了。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在德黑兰发了个声明,话说得那叫一个硬气:坚决反对任何想用“双国体系”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国际努力。这话听着就火药味儿十足,直接把矛头对准了西方国家、中俄还有一些阿拉伯国家。

革命卫队在声明里还提到,这些推动方案的国家简直就是在“背叛哈尼亚烈士和所有牺牲者的抵抗路径”。哈马斯那句老话又被翻出来了:“我们不承认以色列——永远不会,永远不会,永远不会。”

你看,这态度摆得多明白。

啥叫“双国体系”?为啥这么多人反对?

咱们先搞清楚这个“双国体系”到底是个啥玩意儿。说白了,就是想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建立两个独立国家,让双方能和平相处。听起来挺美好的,对吧?

这个想法其实早就有了,1947年联合国大会就通过了181号决议提出这个概念。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后,安理会又搞了个242号决议,要求以色列从占领区撤出,再次强调了这个“双国体系”。

可现实就是这么残酷,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以色列那边的态度也很明确:内塔尼亚胡政府担心得要死,觉得要是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那不就是给极端组织搭了个“据点”吗?右翼政府甚至直接放话:“巴勒斯坦国的建立将使以色列陷入恐怖主义包围。”

你想想,以色列自1948年建国以来,前前后后打了5次中东战争,周围全是不太友好的邻居。这心理阴影面积得有多大?

更麻烦的是耶路撒冷这块“香饽饽”

以色列右翼势力把约旦河西岸和东耶路撒冷当成“上帝应许之地”,说这是《圣经》里提到的“犹地亚和撒马利亚”。人家还通过《基本法:耶路撒冷》宣布整个耶路撒冷是“永恒且不可分割的首都”。

巴勒斯坦那边也不示弱,同样把东耶路撒冷当成未来国家的首都。这就尴尬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两家为了一块地吵得不可开交。说到底,这都是根据《圣经》起的争议,究竟这块地该归谁,估计真得让上帝来裁决了。

伊朗的态度更是硬得不行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之前就扬言,以色列将在25年内被消灭。德黑兰市中心还曾经立过一块“以色列毁灭倒计时牌”,后来在一次以色列空袭中被炸没了。从这事儿也能看出来,哈梅内伊这态度一直很强硬,压根儿不承认以色列的合法地位。

伊朗政府认为“双国体系”就是默认了以色列的存在,这个前提他们接受不了。哈马斯的政治立场跟伊朗差不多,拒绝与以色列共存,认为解决办法只能是“完全解放巴勒斯坦”。

话说回来,这些口号喊得挺响亮,可真的有可操作性吗?

现实不是靠喊口号就能改变的。当前中东地区很多国家,都已经承认和默许了以色列的存在,纷纷跟以色列建交了。不管是经济实力还是军事实力,以色列都已经走在前面了。伊朗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以色列确实没那么容易被“灭掉”,现在还在反对双国方案,多少有点被仇恨蒙蔽了双眼的意思。

西方盟友开始“叛变”了?

自从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对加沙展开空袭和地面攻势,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这让不少国家政府开始重新考虑在巴以问题上的立场。

最有意思的来了:法国总统马克龙7月24日公开表示,法国将在今年9月的联合国大会上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不仅如此,法国还拉了15个西方国家组成联盟,要推动更多国家加入承认巴勒斯坦国的队伍。

马克龙这“振臂一呼”,可把美国给气坏了。要说马克龙也是个“真汉子”,在特朗普搞新一轮关税战的时候,他就跳出来强烈反对,说欧盟应该实施“可信的反制措施”。这次又公开表示要承认巴勒斯坦国,简直是当着全世界的面给特朗普来了个“左右开弓”。

英国的表态就有点“拧巴”了

英国首相斯塔默说英国将在今年9月承认巴勒斯坦国,除非以色列采取“实质性步骤,结束加沙令人震惊的局势”。

这个“除非”用得就很有意思了,你说到底什么算是“实质性步骤”?要是以色列暂时停火,那英国是不是又不承认巴勒斯坦国了?这种“有条件”的承认,听着就让人觉得英国挺纠结的。

加拿大也来凑热闹

加拿大总理卡尼7月30日也表示,加拿大计划在9月的联合国大会上承认巴勒斯坦国。不过人家也提了前提条件: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要致力于改革,举行把哈马斯排除在外的大选,同时巴勒斯坦国需要实现非军事化。

作为美国的传统盟友,能有这番公开表态,确实挺不容易的。

背后的考量可不简单

俗话说得好:“无利不起早”。英国、法国和加拿大这次跳出来支持巴勒斯坦国,肯定有自己的国际政治考量。

第一个原因就是加沙的人道主义危机确实太严重了。

从当前情况看,加沙局势持续恶化,已经构成迫切的人道主义危机。联合国的数据显示,加沙目前约有215万人口,被困在365平方公里的狭小区域里。

联合国救济和工程处说,加沙地区约有68%的家庭面临粮食严重短缺,大量居民靠国际援助维持基本生存。多次空袭下来,加沙当地已有数十所医院和学校被毁,卫生系统濒临崩溃。联合国报告指出,加沙大部分居民生活在国际贫困线以下。

第二个原因就是要恢复自己的影响力,摆脱美国的“控制”

这三个国家都是美国的传统盟友,可在特朗普对全球征税的过程中,都被迫做出让步与妥协。现在趁着这个机会,多少有点想“翻身农奴把歌唱”的意思。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马克龙支持巴勒斯坦后表示,法国总统马克龙对巴勒斯坦问题的立场“毫无影响力”。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也说:“这样鲁莽的决定只会助长哈马斯的政治宣传,挫败和平进程。”

可事实真如特朗普说的那样,马克龙的话“毫无影响力”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要真是那样,特朗普和鲁比奥也不会这么着急跳出来抨击马克龙了。

中国的立场很明确

中国外交部在联合国会议上提出,中方支持以“双国体系”为基础解决巴以问题。中方建议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建立一个拥有完全主权的巴勒斯坦国。这一建议得到了多个阿拉伯国家的支持。

中国还批评西方国家只要求哈马斯解除武装、释放人质,却不明确支持巴勒斯坦建国的具体政策。针对美国对哈马斯实施新一轮制裁,中国外交部表示“震惊”,认为这无助于解决冲突。

中方的意思很明确:梯子已经搭好了,充分尊重双方主权以及联合各国意见,愿不愿意合作就看你们双方的意思了。

数字说话更有说服力

目前,已有约140个联合国成员国承认巴勒斯坦国,包括中国、印度、俄罗斯、大多数非洲国家和部分拉美国家。可在七国集团成员国中,还没有任何国家正式承认巴勒斯坦为主权国家。

要是法国和英国真的在今年9月联合国大会上正式表态,那就意味着G7中首次有国家正式“站队”巴勒斯坦。这无疑是给以色列背后的美国来了“一记重锤”,毕竟特朗普可是多次公开支持以色列的。

说到底,和平来之不易

伊朗要是还这么认死理儿,跟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理念唱反调,只会把自己越推越孤立。到头来吃苦的还是老百姓,他们还得在水深火热中煎熬。

这场关于“双国体系”的争论,说到底反映的是各方对中东未来格局的不同设想。有人希望通过妥协实现和平,有人坚持原则寸步不让,还有人想借机重新洗牌。

你觉得这个“双国体系”真的能解决巴以冲突吗?西方盟友的“叛变”会不会成为转折点?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

最新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