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电竞
CN ∷  EN
爱电竞介绍

张士贵:唐初一代名将,为什么会遭人恨,真的是他害了薛仁贵?

发布日期:2025-07-10 13:22 点击次数:158

在演义小说里,有个张士贵,身为唐军将军,却丝毫不思为国杀敌,一心只顾谋取私利。薛仁贵参军后,他百般阻挠,将薛仁贵打入火头军,还抢夺其军功,甚至最后起兵造反,围困长安,简直是个让人恨得牙痒痒的大奸臣。

真实历史中的张士贵,与演义形象大相径庭。历史上的他不仅从未陷害过薛仁贵,反而为唐朝立下赫赫战功,是名副其实的唐军名将,为唐朝做出了巨大贡献。

张士贵,字武安,河南卢氏县人,生于公元586年,那时隋朝开国仅五年,尚未挥师南下统一陈国。他家属于山东士族,祖上世代为官,自北魏起地位就颇高。

到他父亲张国这一代,虽历经改朝换代,张家却未受太大冲击。张国在隋朝先后担任陕县主簿、硖州录事和参军,后凭军功获授大都督。总之,张家在河南卢氏县是有名的地方豪强,虽比不上顶级世家门阀,但在当地颇具影响力。

正因如此,隋朝末年,张士贵凭借家族影响力,迅速在当地拉起一支队伍。这支队伍虽比不上最强的割据势力,但保卫家乡绰绰有余。此时的张士贵,大约三十岁左右。面对各方强大势力的招揽,他并未头脑发热、轻易投靠,而是冷静观察时局动向。

他心里清楚,以自己队伍的力量,在乱世中难以独自支撑,更无法开辟新天地,必须寻找强大势力依附。但选择投靠哪方,至关重要,一旦选错,后果不堪设想。

经过深思熟虑,张士贵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他既未选择强大的瓦岗军,也没看上洛阳的王世充,更没考虑窦建德那样的农民军势力,而是看中了地处关中的李渊。当时李渊刚进关中,整体实力与李密的瓦岗军、王世充代表的隋朝残部相比,还较弱。但从后来的历史发展看,张士贵的这个抉择无比明智。

张士贵归顺李渊后,天下局势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李密率瓦岗军强攻洛阳,与王世充展开大战,重创王世充主力,眼看就要拿下洛阳。与此同时,李渊进军关中,彻底控制了这片地区,一跃成为天下最强大的割据势力。

李渊派李建成和李世民率大军进攻洛阳,想趁李密和王世充两败俱伤时获利。张士贵也带领手下军队参与了这场战斗。不过,由于洛阳守卫顽强,李家虽有收获,但未能攻克洛阳,只是占领了一些地盘后暂时撤回。之后,张士贵随大军从河南返回关中。

不久,扬州发生兵变,隋炀帝杨广被禁军杀死,这就是著名的“江都政变”。杨广死后,隋朝彻底覆灭。一个多月后,李渊在长安称帝,唐朝正式建立。唐朝开国,张士贵因先前功劳获封通州刺史,随后被安排到李世民麾下,跟随李世民征战天下。

此后几年,张士贵始终追随李世民南征北战,参与了唐朝初期北方的几场著名战役,立下不少战功。但李世民手下猛将如云,张士贵的光芒因此被掩盖,显得不那么突出。

几场仗打完,张士贵成了李世民的嫡系。几年后,唐朝统一全国,历史主线从统一天下转变为李世民与李建成的夺嫡之争。在这场争斗中,身为李世民嫡系的张士贵,坚定地站在李世民这边。武德九年,双方争斗白热化,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结束了夺嫡大战。张士贵作为嫡系参与其中,但在事变中作用不大,如同群众演员。这一年,张士贵41岁。

尽管在玄武门事变中表现不突出,但因参与此事且追随李世民多年,李世民登基后,张士贵愈发受到重用。他先是被任命为玄武门长上,负责守卫宫城,后来还征讨西南反叛的僚人,参与唐朝讨伐薛延陀的战事。

从张士贵的经历可以看出,贞观年间,他在唐军内部应属二流将军,比不上李靖那样的超一流战神,也不及能独当一面的一流猛将。不过这主要是因为贞观年间人才济济,并非他本人能力不行。

贞观十八年,59岁的张士贵迎来重要任命,李世民下令征讨高句丽,任命他为行军总管,独自统领一支军队。由于演义小说的影响,后人对这段故事较为熟悉,但正史记载与演义大不相同。李世民下令开战后,张士贵独自统领军队,薛仁贵前来报名参军。

他不仅没有打压薛仁贵,反而一眼看出薛仁贵的非凡勇武,对其颇为照顾和提携。后来在攻打高句丽安市城之战中,薛仁贵身着白袍,英勇无比,引起李世民注意,开启传奇人生。在此期间,张士贵积极举荐薛仁贵,从某种程度上说,他算得上是薛仁贵在官场的领路人。

征讨高句丽之战结束后,唐军撤回国内。战场上英勇的薛仁贵被李世民调到京城保卫皇城,此后几年,他成为张士贵的直接下属,受到不少照顾。同时,薛仁贵还从诸多唐朝名将那里学到行军打仗的知识,从单纯猛将逐渐成长为能统领兵马的帅才。这期间,张士贵和薛仁贵虽无师徒名分,却相互传授经验,对薛仁贵帮助极大。

653年,68岁的张士贵提出退休。他退休后,薛仁贵接手皇宫保卫工作。张士贵退休回家,安稳度过四年,72岁无病而终。张士贵去世时,唐朝再次对高句丽用兵。一年后,薛仁贵正式领兵征讨高句丽。所以,演义小说中薛仁贵二次东征时张士贵加害他的情节,在现实中绝不可能发生。

回顾张士贵的一生,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真实的他并非坏人,也从未陷害过薛仁贵。他或许不是最顶尖的帅才,在名将辈出的贞观年间,可能排不上前列,但作为将军,他绝对合格。

那么,张士贵为何会在演义小说中被丑化呢?这主要得归咎于宋元时期的文人。当时白话小说逐渐流行,薛仁贵作为唐初传奇人物,常成为文人笔下的角色。

但文学作品需要戏剧冲突来突出人物形象。宋元时期,人们对昏庸上位者极为厌恶,昏庸者被打倒、忠臣良将洗清冤屈的情节深受欢迎。于是,作为薛仁贵上司的张士贵,形象逐渐被歪曲,变成了我们熟知的反派模样。

张士贵的遭遇给我们一个启示:他被丑化是因为后世文人追求卖点,这就如同如今一些资本控制传媒渠道,为获取更多利益而扭曲、歪解真相,道理是一样的。

最新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