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24小时,局势反转180度,特朗普对中俄“有条件让步”,欧洲也做出妥协,泽连斯基无奈决定终结冲突,说已准备好结束俄乌战争
不到24小时,局势反转180度,特朗普对中俄“有条件让步”,欧洲也做出妥协,泽连斯基无奈决定终结冲突,说已准备好结束俄乌战争。
美俄元首刚通完电话,这场戏就像换了剧本。布达佩斯那边还在筹备美俄峰会,美国和俄罗斯都开始试探底线。普京这头强硬得很,一副不退让的架势;泽连斯基飞去白宫见特朗普,结果扑了个空,只能说气氛尴尬到家。
英媒曝料,美乌之间又吵翻天。这次不是小打小闹,是直接上升到激烈争执级别。特朗普当面督促乌克兰同意割掉整个顿巴斯,还甩出了灭国威胁,“要是不同意,那就等着被全面摧毁”。想要“战斧”导弹?门儿都没有,他现在一心偏向普京,不给机会。
但谁不了解特朗普?这个人比变色龙还快。一番训话之后,又突然调头警告起普京来。“如果你们拒绝在当前交火线上停火,那‘特普会’暂时搁置,我可没兴趣陪玩。”白宫干脆宣布取消原定计划,也就是这么任性。
不过剧情发展总是出人意料。克里姆林宫放狠话后,还没过一天,特朗普口风立马软下来,对中俄表现出“有条件投降”的姿态。他表示不会针对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加征高额关税,更愿意保持友善关系。同时把之前的话收回,说美俄会晤其实挺值得,没有浪费时间这一说法。
虽然表面上取消了与普京的见面,但匈牙利方面透露,美国并非完全放弃,只是在等待合适时机下手。这种摇摆状态,也是典型美国政治操作方式之一吧。
不仅仅是美国改口,就连欧洲国家也开始松动。最近12个欧洲国家和乌克兰一起发表声明,都支持以现状为基础启动和平谈判。不再死磕到底,看起来是真的不想继续掺和进去了。而泽连斯基不得不承认已经做好结束冲突的准备,再拖下去只怕两边都撑不住。
这一步走到头,其实大家心知肚明——距离俄乌大战收尾真就差临门一脚。有些事藏不住,就是全球战略调整带来的结果。美国明显懒得再管东欧问题,把精力留给自家地盘或者印太事务才更实际一点。在这种情况下,让步成了一种无奈选择,也算不上什么高招吧。
前线消息传来,乌军表现平平,大概率赢不了。如果继续耗下去,美欧利益受损更多,与其陷进去不能自拔,不如早点止损保优势,为后续讨价还价多留点空间。这么看,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各方都有自己的算盘,有时候根本不用猜原因,全写脸上了。
贸易摩擦也是推手之一。本来特朗普威胁对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加税,希望逼迫普京低头,可惜没人搭理,中国照样买单印度遮遮掩掩,总体来看只要中国稳住阵脚,俄罗斯经济压力有限。所以关税牌用尽,也只能撤回来找补救方案,对华态度转温柔不少,这变化速度堪比炒股行情啊!
稀土、大豆这些老生常谈的出口交换又搬出来,中方坚持原则、美国寻求合作,两边各有所需,不可能彻底撕破脸皮。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美国自然不会轻易跟中国翻脸,对外施压力度逐渐减弱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儿。不知道其他圈内朋友怎么看,但这套路确实够熟悉,每隔几年就演一次换主角而已。
另一方面,从始至终特朗普最希望拿到的是一个“和平名片”,所以各种试探不断:今天敲打一下俄罗斯、明天安抚一下乌克兰,看似反复横跳,其实都是在摸清楚对方底线,然后争取最大利益。他得到答案以后发现该硬的不软,该强的不退,于是顺水推舟做出调整,仅剩的小动作也只是表演罢了,对于普通观众来说看着热闹,但真正参与其中的人估计早已习惯这种折腾节奏啦!
现在欧洲和乌克兰私下一致默认部分顿巴斯归属权交给俄罗斯,并非百分百满足普京要求,不过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不敢说未来如何,但至少目前双方都能喘口气。不过仔细琢磨,以普京行事风格来看,他未必愿意轻易妥协,要控制全部顿巴斯才肯答应停火,而且北约扩张问题仍然卡在那里,如果不给明确保证,那么接下来还有得扯皮,“冻结战线”听起来简单,实现起来难度大得很,这道坎谁先跨过去不好说,现在能看到的是每个人背后的算盘越来越清晰,却没人真的敢赌最后一步是不是安全落地——毕竟棋盘上的子还没全落定呢!
-
2025-11-21大坝被炸洪水滔天!俄军掏出末日武器!普京这次真掀桌子了
-
2025-11-21捐了1.3亿美元发军饷的“特朗普朋友”是谁?被美媒扒出来了
-
2025-11-21普京呼吁多生娃俄罗斯人口危机引发深层思考
-
2025-11-21三一重工迎来在港上市首日交易 募资规模达16亿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