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辅遭弹道导弹袭击,特朗普斡旋受挫,美国加码施压普京,乌军获准远程打击俄境内目标
10月22日凌晨,基辅传出连串爆炸声。乌方说,俄军用弹道导弹打了这座城市,多处起火,消防和医疗队连夜出动。基辅市长克利奇科在通报里,专门点了“弹道导弹”这几个字。
这句话不光是报灾情,也像是说给美国的特朗普听。因为这个节点前几天,他刚和俄乌两边通了电话,公开喊话“就地停战”。欧洲不少政要表示可以谈,乌克兰这边也放出愿意探路的口风。
普京用一轮空袭把这摊事儿掀了个底朝天。按多家媒体的说法,特朗普很不痛快,开始往回拉。美国政府很快加码对俄施压,节奏明显比前几周快。
10月23日,美国官方宣布,放宽乌军使用部分西方远程导弹的限制,允许对俄境内军事目标实施更远距离打击。简单说,乌军的手能伸得更远了。这一步,把界限向前挪了一步。
同一天,美国把几家俄罗斯能源企业拉进制裁清单。更惹眼的是,外界盛传的“在匈牙利见普京”的安排,被高调按下暂停。会不成,风向也就跟着变了。
还有消息称,美方评估给乌克兰“战斧”这类更远程导弹的可能。要是真放行,战场节奏会跟着变,俄方的纵深后方就更难安生。这一步现在还停在评估层面。
这并不是第一次走到“要谈—谈崩—加码”的循环。早在今年3月,特朗普抛过“30天停火”的想法。随后俄方提了条件:乌克兰停动员,部队从顿巴斯线后撤。双方只在保护能源设施上有共识,停火没落地。
这回的轨迹也差不多。普京先对外释放“愿结束冲突”的口风,把特朗普的兴致吊了起来。为了铺会面,特朗普口头上对乌援助也收了口。但很快,俄方又放话“不会就地停战”。
为什么俄方敢这么硬?关键在顿巴斯。那一块五万多平方公里,是乌克兰老工业区,煤和钢都在那儿,电力、军工厂分布密集。2014年之前,出口里很大一块从那里出门,工人一代接一代。
对普京那边的支持者来说,拿下顿巴斯是必须兑现的目标。对乌政府来说,这里必须守。于是从2014年起,乌军在这片地修了厚厚的防线,很多据点,俄军打上几个月也就挪一小步。
“就地停火”在俄方账上划不来;让乌军撤出,乌方也不答应。特朗普夹在中间,既劝不动泽连斯基,又摸不准普京给到哪一步,会面自然开不成。普京敢硬,是看准对方能出的牌不多。
美国对俄的金融、能源、技术出口限制,能用的都用了。再往上加,就会牵动更多国家的经济。给乌放开远程,看着狠,可一旦打到俄境内关键节点,美俄就可能直接对上,华盛顿也得掂量。
欧洲一些国家抛出停火设想,主张沿现有接触线“先停先谈”,同时讨论用被冻结的俄方海外资产做乌克兰重建的资金池。问题在于,顿巴斯归属没写清,俄方不点头。
说到这笔钱,涉案的大头是那笔大约三千亿美元的俄央行储备。欧盟说,想把利息或本金用在乌重建,但没有俄方配合,法律和金融执行都难推进。这成了另一个卡点。
现在的局面,是普京要顿巴斯,特朗普要一个像样的外交成果,泽连斯基要守住东部。各方都不肯松手,节奏大概率会在打与谈之间来回。谁先让出一步,谁就会被自家民意问责。
夜里,基辅的消防员在破损的居民楼间拉水带,脸上是煤灰,头灯一盏盏亮着,水柱直冲着还在冒烟的窗洞。华盛顿会真把打击范围继续放开,还是在下一轮通话前按住节奏?
-
2025-11-21大坝被炸洪水滔天!俄军掏出末日武器!普京这次真掀桌子了
-
2025-11-21捐了1.3亿美元发军饷的“特朗普朋友”是谁?被美媒扒出来了
-
2025-11-21普京呼吁多生娃俄罗斯人口危机引发深层思考
-
2025-11-21三一重工迎来在港上市首日交易 募资规模达16亿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