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60万大军将星如云:毛主席为何指定邓公当总前委书记?(2)
欢迎来看史源历史专栏第3222期。解放战争的淮海战役,那可是相当关键。俩月多的时间,咱解放军就消灭了国民党军55万多,长江以北国民党的精锐主力基本被清扫干净。1948年11月16号,中央下指示成立“淮海战役总前委”,邓公当上了总前委书记。淮海战役里,华野和中野一共出动60万人,一堆厉害将领。可让人纳闷的是,毛主席为啥非得指定邓公当这个总前委书记?
这话题可太有说道了。总前委那五人,各个厉害得很。刘帅是中原野战军司令,陈老总则执掌华东野战军。粟裕,那可是有名的“战神”,邓公是中野政委,谭震林将军身为华野副政委,资历够得上开国大将。要说选总前委书记,乍一看,粟裕、陈老总还有刘帅,好像都比搞政治工作的邓政委更够格。但你要是细细琢磨琢磨,事实可就不是这么回事了。
按道理说,总前委书记这活,该华野负责人来干。从战前形势看,华野投入16个纵队,40多万人马参战,那可是这场战役的主力。中野主要任务是牵制敌人,后来歼灭黄维兵团,那是战况变了才追加的任务,原本就不是中野主要该干的。可华野情况有点特殊,陈老总名义上是司令员兼政委,当时却已调到中野,给刘帅当帮手搞军事指挥,他在中野是第一副司令。
陈老总能不能带华野部队?那肯定没问题,指挥起来顺顺当当。可那会他没在华野野司,粟裕代替他在华野的工作,这样看,陈帅就不是淮海战役指挥的最优选择。毕竟,淮海战役刚开始的想法,就是粟总直接提出来的。那让粟裕当总前委书记行不行?从打仗这方面讲,咱解放军里能跟粟裕掰掰手腕的人没几个,淮海战役那时候也是。总前委五个人里,粟裕和刘伯承最懂军事、最会打仗。但粟裕当时职务(华野代司令员兼代政委)不算高,而且他人特别谦逊,还发电报给毛主席,说希望中野的领导来当总前委书记,好统一指挥中野和华野。
这么看,华野主要负责人不太适合当书记。谭震林就别想了,他那时只是野战军副政委,粟裕和陈毅职位都比他高,前两位都不干,哪轮得到三号人物挑这统筹的大梁。再看中野,刘帅和邓政委地位差不多,都能当总前委书记。可当时情况特殊,邓政委和陈老总在一块,正带着中原野战军4个主力纵队,就在郑州、开封那片,离战场近得很。
当时,刘帅带着中野二纵和六纵去豫西打仗,跟邓公、陈老总没在一块。毛主席寻思着得找个能全盘把控局面的人。论实际情况,邓公比刘师长更有优势。而且淮海战役咱解放军是以少敌多,这就更需要一个性格坚定、决策果断,还能方方面面都考虑周全的统帅。邓公军事能力强,性格也强硬,在政工和后勤组织方面经验丰富得很,怎么看都是绝佳人选。
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事。邓公和刘帅在军队里职务差不多,可邓公在党内职务更高,当时他是中共中原局书记,刘帅只是中原局委员。这么一合计,毛主席让邓公主持大局,当淮海战役总前委书记,这事在理。不过单说军事指挥这块,从军事想法到作战安排、具体执行,淮海战役里作用最关键的,还得是粟裕将军,他的功劳那是相当突出。
- 上一篇:火焰屏障与异能博弈:《墓野魅影》生存法则解密
- 下一篇:杨奎松:国民党为啥输给共产党
-
2025-08-12太原哪个区最繁华
-
2025-08-12大暴雨、特大暴雨!山洪预警!
-
2025-08-12广场舞背后有哪些鲜为人知的社交玄机
-
2025-08-11大爷给八路军带路,小队长感觉不对,大喊道:这条路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