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电竞
CN ∷  EN
新闻动态

俄乌战场惊天逆转,3小时谈3回合,40万军人擅离职守

发布日期:2025-08-08 20:46 点击次数:94

2025年7月23日,俄罗斯和乌克兰代表团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塞拉宫坐下,桌上摆着停火、领土、安全保障这些生死攸关的议题。 但仅仅60分钟后,双方代表就起身离场。 唯一能写在公告板上的成果,是双方同意交换1200名战俘,外加移交3000具乌军士兵遗体。 至于停火? 领土归属? 安全框架? 一个字都没谈拢。

俄罗斯代表团团长梅金斯基在会后说得很直白:谈判可以继续,但俄方的条件不会变——乌克兰必须承认克里米亚和东部四州(顿涅茨克、卢甘斯克、赫尔松、扎波罗热)属于俄罗斯,永远放弃加入北约,还要立法保障俄语地位、解散“极端民族主义”武装。 另一边,乌克兰谈判代表乌梅罗夫咬着牙回应:除非俄军退回1991年边界,否则一切免谈。 他还提议8月底让泽连斯基和普京见面,但俄方直接泼了冷水:“领导人会晤是签协议用的,不是来讨价还价的”。

战场上的消耗战已经打到骨头里。 8月5日,俄国防部刚发布战报:过去24小时,俄军用导弹、无人机和火炮轰炸了乌克兰140个目标,击落146架乌军无人机,宣称歼灭乌军1295人。 其中在东部战线,俄军拿下了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的扬瓦尔斯科耶社区,还摧毁了乌军7个电子战站和多个弹药库。

乌军的日子更难过。 他们的战报显示,8月4日一天内和俄军交火151次,最激烈的战场在波克罗夫斯克和莱曼方向。 俄军出动了3925架无人机(多数是“沙赫德”自杀式机型)、72架次战机空袭,外加6050次炮击。 乌军防空部队拼死拦截,也只打掉29架无人机。 一名前线乌军士兵在社交媒体的视频里苦笑:“反坦克导弹? 早就用光了。 现在看到俄军坦克冲过来,我们只能扔燃烧瓶。 ”

最要命的是乌军的战争机器正在散架。 乌克兰议员安娜·斯科罗霍德捅出一个数字:开战至今,已有近40万军人擅自离开部队。 很多人是志愿兵,打了三年仗没回过家,向上级请假却被怼:“等胜利了再回! ”一气之下直接走人。 乌克兰记者博伊科补充道:2025年上半年,乌军内部“逃兵”相关的刑事案件就超过10.7万起。 腐败也在啃噬战斗力——部分指挥官克扣士兵工资,西方援助的武器甚至被挂上黑市倒卖。

经济更是跌进深渊。 2025年前两个月,乌克兰GDP增速暴跌到1.1%,不到去年同期三分之一。 老百姓去菜市场得背一麻袋现金:一盒鸡蛋75格里夫纳(战前25格里),一升葵花籽油120格里夫纳(战前40格里),面包价格直接翻倍。 农业这个命根子也垮了——去年粮食产量5500万吨,比前年少了12%,欧盟却还要砍进口配额。 波兰、匈牙利甚至禁止乌克兰粮食过境,农民看着满仓麦子欲哭无泪。

西方援乌阵营裂成了碎片。 7月,美国提出“重新武装乌克兰”计划,要求北约国家凑钱买美国武器送给乌克兰。 结果法国第一个掀桌子:“要买也是买欧洲造的! ”意大利、捷克紧随其后拒绝掏钱。 匈牙利更干脆:“我们的钱和武器,一毛都不会给乌克兰。 ”波兰则耍了个心眼:“用俄罗斯被冻结的资产买吧,别动我们的钱”。

美国自家后院也起了火。 共和党众议员玛乔丽·泰勒·格林在社交媒体上咆哮:“继续给乌克兰打钱? 这是对美国纳税人的背叛! ”她警告支持援乌的共和党人:“你们会永远失去年轻选民! ”特朗普虽然签了610亿美元援乌法案,但F-16战机交付拖拖拉拉。 更让泽连斯基心寒的是,美国国务院私下提议:要不就承认克里米亚归俄罗斯,先停火再说? 德国防长听完当场骂这是“投降协议”。

欧盟的援助同样雷声大雨点小。 承诺的500亿欧元贷款,实际到账的连零头都不到。 军工生产线开足马力也只能造出200万发炮弹,还不够乌军前线打一个月。

战场外的博弈同样刀光剑影。 5月9日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日,莫斯科红场阅兵冷冷清清,观礼台空着一大半座位。 更让克里姆林宫难堪的是,5月20日普京视察库尔斯克前线时,竟遭到乌军无人机追杀,被迫躲进掩体。

俄军的战略威慑力也在褪色。 6月1日乌军发动“蛛网行动”,一夜炸毁俄军40架战略轰炸机和预警机,包括两架A-50U雷达机——这些本是俄空基核威慑的核心资产。 作为回应,俄罗斯在8月5日宣布退出《中导条约》,扬言要部署射程500-5500公里的中程导弹。 理由是“美国在菲律宾部署战斧导弹,威胁到俄罗斯安全”。

连第三方力量也开始动摇。 捷克总统帕维尔——这位前北约军事委员会主席、乌克兰的长期支持者——突然改口:“乌克兰不可能短期夺回领土,硬打只会毁灭自己。 ”他建议基辅接受部分领土被占的现状,先保住国家命脉。 德国陆军将领安德烈亚斯·亨内则给东欧盟友降火:“俄军现在深陷乌克兰,根本没力气打北约。 ”

谈判桌、战场、盟友三个方向的崩塌,把乌克兰推进了死胡同。 泽连斯基7月18日紧急致电法国总统马克龙,谈了一小时只拿到“幻影战机飞行员培训”的承诺。 而在伊斯坦布尔那场一小时谈判的尾声,梅金斯基对记者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现在不是谈未来的时候——活下来才是问题。 ”

最新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