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电竞
CN ∷  EN
新闻动态

从枞阳走出的航天专家曹建国院士

发布日期:2025-08-27 09:36 点击次数:80

你有没有过这种感觉,就是突然看到一条新闻,一下子把你拉回老家那种熟悉又陌生的感觉?前几天我就碰上了。刷手机的时候,一条消息蹦出来:枞阳又出院士了。我当时就愣了一下,心说这地方我太熟了,长江边上那个小县城,小时候去外婆家,一路都是油菜田,风一吹,那股菜籽油的香味儿能飘好远。就这么个地方,居然出了个搞航天航空的大专家,还是工程院院士,叫曹建国。

说实话,我一开始都有点不敢信。枞阳啊,印象里就是个安静的小县城,读书风气是不错,毕竟桐城派的老家嘛,方苞、姚鼐那些大文豪都是这儿的。可那是写文章的,跟造火箭、搞发动机能扯上关系?可事实就摆在这儿,人家曹建国就是从会宫镇出来的。1963年生人,那时候农村条件多苦啊,能考上大学都算祖坟冒青烟了,他倒好,一路考到北京航空学院,学的还是飞行器自动控制,这在当年可是最尖端的专业。

我就琢磨,这人得有多拼?八十年代初,计算机都稀罕得很,仿真技术更是刚起步。他毕业后没留在北京享清福,直接进了航天工业部三院,一头扎进仿真试验组。你想啊,那时候哪有什么现成软件?很多东西都得自己搭模型、写代码,一遍遍试,一遍遍改。他带着团队硬是把一套复杂系统仿真技术给搞出来了,让导弹的制导精度从“大概齐”变成了“指哪打哪”。这不是吹牛,是实打实提升了咱们的国防实力。你说这得熬多少夜,掉多少头发?

后来他一路往上走,当副院长、院长,还做过集团公司总经理。2016年,他调到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当董事长。这可是个烫手山芋啊。航空发动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咱们国家在这方面吃了多少年的亏,被卡脖子卡得死死的。高温、高压、高转速,哪个都不是好对付的。

可曹建国没怂。他上任后,立马组建多学科攻关团队,材料、结构、制造一块儿上。比如涡轮前温度,以前上不去,他就推动研发新型单晶合金和陶瓷涂层,愣是把温度推过了1800摄氏度。这可不是简单数字,意味着发动机推力更大、效率更高。还有那个空心气冷叶片,听着玄乎,其实就是用微小通道把冷却气送进去,让叶片在极端环境下多撑一会儿,寿命直接延长三成。这技术听着就让人头皮发麻,可人家真给做出来了。

更狠的是,他把增材制造,也就是3D打印,用到了发动机零部件上。传统工艺做不出来或者要做很久的零件,现在几天就能打出来,研制周期缩短一半。这不只是省时间,更是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的可能性。以前我们总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跑,现在至少能并排走几步了,你说这变化大不大?

他还特别重视数字化。搞了个全流程仿真平台,设计阶段就能在电脑里跑一遍,发现问题马上改,不用等到实物做出来再返工。研发效率提了四成,这数字背后是多少人加班加点换来的?他还拉着华为一起建“航空发动机数字化创新中心”,用5G和工业互联网把车间、实验室、办公室连成一张网,数据实时传,设备状态随时看,真正做到了智能管控。这哪是搞科研,简直是打一场高科技战争。

最让我佩服的,是他搞“产学研用”那一套。不是开开会、喊喊口号就完事了,他是真把高校老师、研究所专家、工厂工程师拉到一个群里,谁有问题直接甩图说话。一个新涂层配方,从实验室到装机试飞,时间砍掉一半。这种协作模式,以前真不多见。说明他不光懂技术,还懂怎么让人高效合作。这脑子,绝了。

2019年他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说实话,这个结果一点都不意外。枞阳这个地方,历史上就出读书人。桐城派三祖方苞、刘大櫆、姚鼐都是这地儿的,还有左光斗、方以智这些响当当的人物。一个县能在“安徽百位历史文化名人”里占11个名额,文化底蕴摆在那里。可过去是文章甲天下,现在是科技定乾坤。曹建国这样的科学家,才是真正撑起国家脊梁的人。

你想想,他也是从那个小县城一步步走出来的。说明只要教育跟得上,再偏的地方也能出大才。现在枞阳县委县政府对这些杰出乡贤也挺重视,听说还专门发贺信祝贺,这种风气挺好。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你看现在枞阳的孩子们,知道家乡出了个搞火箭发动机的院士,心里会不会也种下一颗种子?说不定哪天,又冒出几个搞芯片的、搞新能源的。人才是一茬接一茬的,关键是要有土壤。

其实不只是枞阳,全国还有很多类似的小地方,默默出了不少顶尖人才。像江苏宜兴、浙江镇海,都是“院士之乡”。一个县级市能出几十个院士,你说神奇不神奇?但细想想也不奇怪,无非是重视教育、崇尚知识的传统一直没断。

曹建国的经历告诉我们,起点低不可怕,怕的是没目标、没拼劲。他从安徽一个小乡镇走出来,最后掌舵国家顶级科研机构,靠的就是几十年如一日的钻研和实干。现在有些人总抱怨环境不好、资源不够,可人家那时候条件比现在差多了,不也干出大事来了?

而且他干的不是纸上谈兵的学问,是实打实能用在飞机、导弹上的技术。每一项突破,都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工业实力。你说这贡献大不大?比那些只会发论文、拿项目的“专家”强太多了。

回头想想,枞阳还是那个枞阳,长江水照常流,油菜花年年开。可因为有了曹建国这样的人,这片土地的意义不一样了。它不再只是地图上的一个小点,而是中国科技版图上值得记住的一笔。下次谁再说“小地方出不了大人物”,你就拿曹建国的例子怼回去。

说到底,人才从来不是凭空产生的,它需要土壤、需要机会、需要坚持。枞阳能出曹建国,不是偶然。我讲了这么多,你有没有觉得,其实我们每个人身边,都可能藏着未来的“曹建国”? 你老家有没有出过特别厉害的人物?你觉得一个地方要出人才,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学校好,还是家风正,还是就是那股不服输的劲儿?我挺想听听你的想法。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

最新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