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电竞
CN ∷  EN
新闻动态

制裁下的折价困局:俄油折扣翻倍,能源收入承压难逆转

发布日期:2025-11-24 02:57 点击次数:132

俄乌冲突以来,石油出口作为俄罗斯经济的核心支柱,始终在制裁与市场博弈中艰难前行。据公开信息显示,俄罗斯日均石油出口量稳定在400万桶左右,而美国对俄两大石油巨头的制裁加码,正让俄油陷入“以价换量”的被动境地——制裁前每桶较国际油价平均折价约10美元,如今这一差距已扩大至20美元,出口收入的持续缩水正成为俄罗斯经济无法回避的现实压力。

俄油折扣的翻倍扩容,直接源于美国制裁的精准打击。2025年10月,美国正式对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和卢克石油公司(Lukoil)实施全面制裁,这两家企业合计占据俄原油出口的75%以上,其海运出口渠道因依赖美欧金融、保险服务而遭受重创。为维持市场份额,俄罗斯不得不大幅提高出口折扣,据《俄罗斯生意人报》报道,近期乌拉尔原油对布伦特原油的贴水已达19.4美元/桶,接近20美元的水平,较10月初的13-14美元折扣进一步扩大。这种“降价换订单”的策略,本质是制裁压力下的无奈选择——欧洲市场早已因禁运关闭,亚洲买家的议价能力持续增强,印度5家大型炼油厂已暂停采购12月到港的俄油,转而选择沙特、伊拉克等国的原油。

折扣翻倍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俄罗斯石油出口收入的显著下滑。按日均出口400万桶、每桶多让利10美元计算,俄罗斯每天仅因折价就减少约4000万美元收入,年化损失超146亿美元。国际能源署(IEA)数据显示,2025年8月俄石油出口收入已环比下降6.4%至135.1亿美元,创下近五年新低,而当时的折扣尚未达到当前水平。雪上加霜的是,国际油价中枢持续下移,布伦特原油价格长期徘徊在65美元/桶左右,较冲突初期大幅回落,叠加卢布汇率波动,俄罗斯10月预算收入已同比下降27%,能源出口对经济的支撑作用不断弱化。

为规避制裁,俄罗斯虽构建了包括940艘油轮的“影子船队”,通过船对船转运、非美元结算等方式维持出口,但这些渠道的运营成本显著高于正规贸易——运费、保险费用上涨,加上中间商层层加价,进一步压缩了利润空间。即便对亚洲市场的出口占比已从2022年的40%升至85%,但中国、印度等主要买家也在制裁风险与低价优惠间权衡,部分炼油厂开始缩减俄油采购规模,避免遭遇西方二级制裁。这种“量稳价跌”的格局,让俄罗斯陷入“出口越多、利润越少”的恶性循环。

从长期来看,俄油折扣扩大的趋势难以逆转。一方面,美国制裁已覆盖俄罗斯大部分石油出口企业,全球主流贸易商为规避风险纷纷减少合作,俄油只能依赖灰色市场流通,折扣成为吸引买家的核心筹码;另一方面,OPEC+持续增产、美国页岩油产量维持历史高位,全球原油供给过剩压力凸显,国际油价上涨动力不足,进一步限制了俄油的定价空间。俄罗斯专家坦言,尽管出口量仍能维持,但低价策略正在侵蚀能源产业的长期竞争力,研发投入、产能升级均因资金短缺受到制约。

制裁加码下的俄油折价困局,折射出地缘博弈对全球能源市场的深刻影响。俄罗斯试图通过“以价换量”维持经济命脉,但折扣翻倍带来的收入流失、市场依赖度提升等问题,正在持续削弱其经济韧性。对于俄罗斯而言,当前的折价策略或许能解短期之急,但要摆脱被动局面,仍需打破制裁枷锁、重构出口体系。而在全球能源格局重构的背景下,这场“价格战”的最终代价,终将由俄罗斯经济与普通民众承担。

最新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