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电竞
CN ∷  EN
新闻动态

普京会晤美特使,特朗普紧急低头?俄乌战局骤变,俄军对乌发出死命令

发布日期:2025-08-11 00:26 点击次数:88

美俄乌三方关系始终紧绷,明面上的接触和暗地里的角力从未停止。近日,一场看似缓和的高层会谈,引发了外界诸多猜测。普京在克里姆林宫会见了美国特使威特科夫,双方会后都对外表示谈得很不错,甚至特朗普那边还放了话,说接下来美俄乌三方要搞个秘密会谈。

但这看似平和的景象,背后藏着多重算计。普京虽然笑着见了人,可要俄罗斯就此在乌克兰战场上停手,那根本不可能发生。普京现在执行的方针很直接,他一边继续谈,一边不停地打仗。

外交握手下的各自算盘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目的很明确,他不是要真解决乌克兰问题。他只想着为自己多积攒些政治资本。在他看来,只要能对外展现搞定普京的能力,就是一场巨大的外交胜利。

普京对特朗普的这一想法心里清楚。自从特朗普担任总统以来,普京就采取了一种“不激怒”的策略。他已经和特朗普进行了六次电话会谈。

在第五次通话时,普京甚至公开表示祝贺特朗普再次当上爷爷。这种姿态无疑展现了友好的意愿。双方正是基于这种默契,共同展现出一种缓和的接触姿态。

当俄罗斯方面放出“局部停火”的说法时,特朗普立即派出了特使前往莫斯科接触。这种互动,在各自的考量下显得十分自然。

俄方提出的“局部停火”方案,具体内容是双方暂时停止使用无人机和导弹进行空中打击。这个提议表面上看起来像是俄罗斯做出了让步。

停火提议的虚实不过,仔细分析这个提议,它对俄罗斯来说几乎没有坏处,反而好处很多。俄罗斯方面早就明确表态,他们不会听从白宫设定的停火期限要求。事实上,俄军还反过来向乌克兰发出了最后通牒。他们判断,乌东地区的战线可能在未来两到三个月内崩溃。俄军对顿涅茨克乌军的包围已经进入了倒计时阶段。如果乌克兰接受这种“空中停火”方案,那无疑是自断臂膀。无人机是乌军手里少数几件能威胁俄军后方的武器。它们成本不高,但效果显著,是乌克兰重要的“不对称武器”。放弃使用无人机,就等于在军事上自己废掉武功。乌克兰显然不会轻易答应。乌军总司令瑟尔斯基近日公开承认了一个事实。俄军每月会新增9000名兵力,并且计划在年底前再组建10个新的师。面对俄军如此巨大的兵力增长压力,基辅方面根本不敢放弃无人机这类关键的抵抗工具。即便乌克兰真的同意了“空中停火”,俄乌之间的战火也绝不会就此停止。首先,双方缺乏基本的互信基础。谁先停火,谁就可能被对方抓住机会进行反攻。更关键的是,普京想要的战略目标还没有完全达到。当前俄军在战场上势如破竹,正处于强劲的攻势之中。俄罗斯方面绝不会就此收手。俄军的最终目标是完全控制乌东四州。这些地区早在2022年4月,就已经通过“公投入俄”的方式,并入了俄罗斯版图。所以,俄军在这些地区的地面军事行动是不会停止的。俄军战略升级就在美俄特使会谈的这段时间,俄军在战场上的攻势非但没有减弱,反而变得更加猛烈。整个7月份,俄军共发射了近7000架自杀式无人机攻击乌克兰目标。这个数字相当于2024年全年的无人机发射总量。这让特朗普觉得“自己被普京给骗了”。因此,他在7月28日再次向俄罗斯发出了最后通牒,要求俄军必须在8月8日之前停火。然而,从战场实际情况来看,这一期限根本不可能实现。战场上的最新动向也证实了这一点。红军城在短期内很可能将面临最终结局。俄军改变了以往正面强攻的战术,将炮火转向了300公里外的哈尔科夫州洛佐瓦市。洛佐瓦市这座看似不起眼的铁路枢纽,实际上是顿巴斯地区十多万乌军的致命弱点。从这里发出运往前线的每一列军火列车,都维系着恰索夫亚尔、塞弗尔斯克等前沿阵地的生死补给。8月5日,俄军对洛佐瓦市火车站区域实施了35架巡航导弹的饱和打击。火车站区域立即变成了一片火海,附近的无人机工厂爆炸声甚至传到了郊外居民区,打击力度非常大。这种战术上的升级,是俄军用了一年半的时间,用血的代价换来的经验。他们之前低估了乌军利用煤矿隧道和乡村小路建立的后勤网络。直到俄军发现,即使被包围的乌军也能依靠无人机投送弹药时,他们才恍然大悟。现在的俄军变得更聪明了,他们用导弹打击关键枢纽城市,用无人机猎杀运输车队。甚至还专门组建了工兵部队,去破坏那些地下的隧道。然而,俄军的野心不止于切断乌军的补给线。在哈尔科夫北部,一支俄军的奇兵突然袭击了库皮扬斯克方向。在那里,他们意外地击毙了乌军第3突击旅的指挥官克里莫维奇。克里莫维奇是极右翼组织“亚速营”的创始元老,他曾参与顿巴斯战争,在乌军内部具有非常重要的象征意义。克里莫维奇的阵亡,不仅让前线乌军的士气降到了谷底,更暴露了乌军在兵力调配上的严重混乱。为了堵住哈尔科夫方向出现的缺口,乌军总司令瑟尔斯基不得不从顿巴斯地区抽调精锐部队。这直接导致红军城防线出现了兵力真空。俄军趁机发动猛攻,在短短一周之内就夺取了苏赫茨克等4个村镇。他们距离彻底切断红军城的补给线,只剩下最后10公里。与此同时,乌军在苏梅方向所谓的“反击胜利”,其实是一种饮鸩止渴的行为。他们投入了仅存的机动兵力,虽然夺回了几个村庄,但这却让顿巴斯北部的门户大开。博弈不止,战火不休综合各方面的情报分析,俄军在接下来的两到三个月内,很可能将发起一场“三线收割”的总攻。他们计划在红军城方向持续施压,迫使乌军进一步分散兵力。同时,他们会利用导弹彻底瘫痪哈尔科夫的交通网络。如果这个目标能够成功实现,乌军将失去反攻的跳板和重要的补给中心。在这种情况下,俄军还可能在苏梅方向发动突袭,直指基辅的门户。如果未来两个月内,乌军无法有效稳固哈尔科夫的防线,那么整个顿巴斯集团的部队,很可能重演去年阿夫杰耶夫卡崩溃的悲剧。当前的战场形势对乌克兰来说,确实非常严峻。不过,普京的胜利也并非板上钉钉。乌克兰手里依然有一些底牌。目前,乌克兰和美国已经敲定了一项重要的无人机合作协议。根据泽连斯基此前的估计,这项合作的规模可能高达100亿美元。根据协议内容,乌克兰将用在实战中验证过的无人机技术,来换取美制武器。这意味着,乌克兰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军事援助将得到一定保障,至少不会再陷入“无弹可用”的僵局。笔者以为这次美俄高层互动,看来并不是冲突结束的信号。它更像是大国间地缘较量中的一个小插曲。在谈判桌前,那些政治人物可以根据各自的需要,对外宣告“富有成效”。但实际上,战场上的俄军攻势依然猛烈,步步紧逼。乌军则在巨大的困境中,努力寻找着一丝生机。只要冲突双方的核心诉求没有得到满足,只要乌克兰还能获得军事援助。这场消耗战恐怕就远不会结束。外交和军事行动,一直是普京用来处理国际事务的两个重要工具。而特朗普所追求的“外交胜利”,也最终会转化为他个人政治资本的积累。冲突的本质没有改变,战火自然也很难熄灭。

最新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