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电竞
CN ∷  EN
新闻动态

“浙BA”丽水队倪豪凯:梦想之巅的闪电突破

发布日期:2025-09-18 17:26 点击次数:98

“砰!”球进哨响,记分牌定格在50分。

全场沸腾,解说员嗓子喊劈了:“34分钟狂砍50分!这小伙儿是吃了闪电吗?!”镜头对准23岁的倪豪凯——汗水糊住眼睛,球衣湿透贴在背上,他咧嘴一笑,露出两颗虎牙。

没人想到,这个赛前被网友喷“临阵脱逃”的毛头小子,竟在“浙BA”首秀上演“天神下凡”。

倪豪凯的名字,正被越来越多人记住。

单节拿下22分、末节投入四记三分球、压哨进球……他的表现,成为“‘浙BA’赛场上的惊喜发现”。

球迷爱他的“快”:电光石火间,撕裂防线,如利剑出鞘;队友赞他的“稳”:关键时冷静出手,加速、变向、腾空,“球应声入网”;赛场敬他的“燃”:得分后不骄,失误后不馁,每一次奔袭都能掀起全场的热浪。

23岁的倪豪凯,如浙西南群山间的修竹,“破岩而出,向上生长”。

懂球的人说,倪豪凯的出色,源自千百次失败淬炼出的定力。

最初的他,像瓯江畔的芦苇,毫不起眼。

小学时,他在篮球培训班,“手上拍篮球,脚下穿跑鞋”。

到了初中,篮球成了他戒不掉的爱好:课间十分钟,一定要到操场投几个球过过瘾;铃声一响,带着一身汗回教室上课。

他也常因此被老师“嫌弃”。

放学后,球场总会传来有节奏的拍球声——那是顾不上吃饭的倪豪凯仍在练习。

没有专业教练,没有专业设施,“只有一份纯粹的热爱”。

接受系统性训练,是在高中。

在缙云中学试训时,教练看中他身上那股拼劲,“是个肯吃苦的孩子”。

进入校队,他才发现,自己是“吊车尾”的那一个。

“专业名词听不懂,技术动作也不会,做一遍不会,练两遍还是错。”回忆高中时代,倪豪凯很坦然,“那时害怕训练,怕自己学不会,怕自己又出错。”每天晚上,他躲在被窝里偷偷哭,“不敢告诉爸妈,怕他们担心”。

然而,“芦苇”韧得很。

每天清晨五点半,寝室里第一个起床的他,独自到球场练习。

常被运球声惊醒的宿管阿姨,记得这个“比闹钟还准时”的少年,她用不标准的普通话,喊他“银行卡”。

球场上传来的砰、砰、砰,“像心跳,更像战鼓”。

很少有人知道,倪豪凯曾连坐冷板凳的机会也没有。

“那时校队有二三十人,我连比赛名单都上不了。”他一脸认真地说,高一时,他从来没代表学校参加比赛,“连县级比赛也选不上”。

队友出去打比赛,他只能留在学校训练。

但倪豪凯从没想过放弃,“别人练100次,我就练1000次”。

高中时,从一堆挑剩下的球服中,他随手拿了一件“20号”。

从此,这个号码一直陪伴他。

2020年夏天,倪豪凯考上成都体育学院。

然而,在开学前十天,他在比赛中意外受伤。

瘸着腿进入大学校园的倪豪凯,也因此错过CUBAL联赛。

大一这年,他没有中断训练,一路单脚跳到球场,原地投篮。

伤好后,为了追回失去的时间,他经常练到球场关灯。

看不见篮筐,他就把电瓶车开到球场边,借助车灯的光束,运球、投篮。

凭着这股韧劲,他在成都的篮球圈里,渐渐打出名声——“有个小孩挺厉害,叫倪豪凯。”终于,更多人“看见”了他。

小城少年想站上更大的赛场,要跨越的,不只是地理距离。

“那份仰望星空的底气,来自父母。”在倪豪凯心里,是父母的托举,成就了现在的自己。

小时候的零花钱,是他练体能“挣来的”。

倪豪凯的父亲是一名退役军人,经常鼓励他进行各种体育训练,“希望儿子有一副健康的体魄”。

比如俯卧撑,最初只能做3个,第二天父亲继续鼓励,“完成10个就奖励20元零花钱”。

之后,在父亲的激励下,他从一开始只能挂在吊环上,到一口气做二三十个引体向上,不仅挣到了零花钱,还拿到了校运会冠军。

当别人夸赞他身体素质好时,倪豪凯总是不忘补一句,“我爸功不可没!”

有一阵子,倪豪凯在家养伤,没能到球场训练。

父亲就在家里建了个“训练基地”,让他可以坐在地上投篮。

他记得,球经常弹得很远,是父亲一次次弯腰捡回来,“一捡就是三四个小时”。

父亲也因此消瘦不少。

四十岁以前,父亲压根看不懂篮球赛。

他不明白,同样是投篮,为什么有的是1分,有的能得2分、3分。

他更不知道,什么是三步上篮,什么称为走步。

而今,他能看懂球场上的战术,知道不同球员在场上发挥的作用,“连CBA都了解,比倪豪凯还内行”。

“努力打好每一场球赛”,是父亲对倪豪凯的叮嘱。

这些年,儿子的球赛,父亲一场不落:“只要知道地点,我就能在网上找到直播链接。”比赛结束,父子俩会通一个视频电话。

这时,父亲会给他逐一复盘比赛中的不足和失误。

“家里有个‘教练’时时盯着,我哪敢懈怠。”倪豪凯说,自己曾在大年初一被父亲拉到球场上训练,父亲的理由是,“最近的中投不够稳定,必须加练”。

提及母亲,倪豪凯最惦记的是厨艺。

“读书时,一周七天,她每天变着花样做早餐。”倪豪凯知道,母亲把对自己的爱,藏进每道不重复的菜里。

读大学后的第二个月,他就开始疯狂想念妈妈的厨艺:“回味她烧的每道菜。”在父母的托举中成长起来的倪豪凯,如今已成为别人的“星空”。

哨声响起,比分紧咬。

冲击上篮、三分远投、强势助攻,倪豪凯让全场一次次沸腾。

在“浙BA”城市争霸赛的首次亮相中,他创造了“34分钟狂砍50分”的辉煌战绩。

此前,因缺席丽水队的前两场比赛,倪豪凯一度在网上遭到质疑,这让他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夜里睡不踏实,梦里全是浙BA”。

他的声音突然沉下来。

飞机落地宁波时,倪豪凯的心情依然忐忑。

眼前的丽水队,他并不熟悉,“和大多数队友是第一次见面”。

赛前,从教练组到队友,抛给他同一句话:“你就按自己的风格,打出自己的想法。”这让他很意外。

用“一战封神”形容倪豪凯的表现,一点也不为过。

8月26日晚,宁波奥体中心。

丽水队以91∶72战胜宁波队。

倪豪凯个人拿下50分、7次助攻。

是的,“闪电”不仅懂得何时劈落,更知道何时照亮他人——当对手三人包夹时,他一记背传助攻队友空位得分:“赢球不是个人秀,整个团队发光才精彩。”赛后,在队友“MVP”的欢呼中,在球迷此起彼伏的掌声中,倪豪凯忍不住落泪。

在丽水队,倪豪凯看到了比MVP奖杯更珍贵的信任:感动于教练组的用心,愿意让第一次执教的球员有如此大的发挥空间;敬佩队长徐敏伟,在伤病困扰中依然拿下7个抢断,“每一个都冒着再次受伤的风险”;感谢队友的拼命防守、抢篮板,让得分一次次攀升;而丽水200人的啦啦队,加油声震耳欲聋,给了他巨大信心。

“这是我近年来打过最流畅的一场比赛。”他说。

9月6日晚,丽水队主场迎战绍兴队,以77∶72战胜对手,强势斩获三连胜。

和此前一样,比赛中多次“1V4”、三分线外“库里附体”,演绎拉文扣篮传奇,倪豪凯拿下36分,再次荣膺MVP。

在社交平台上,他分享了一个训练短视频,并配文:自己实现了小时候梦里打球的场景。

网友评论:小时候,有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城市英雄?

他,从不这样认为。

如今的倪豪凯,已不是偶然闪现的“惊喜”,而是野球圈里“坚持就有机会”的榜样,更是普通人眼里“把热爱做到极致”的标杆。

“努力打好每场比赛”,是他的初心。

在“浙BA”的赛场上,这道“闪电”炽烈夺目。

下一场,更高处见!

这篇文章重点是打造出积极又健康的网络氛围,里面没包含任何违反规定的东西,要是有侵权情况就赶紧联系我们。

最新资讯
推荐资讯